央視財經 2017-09-27 16:20:08
2014年,一個股票賬戶的異常操作引起了證監會稽查部門的注意,這個名為“余偉業”的賬戶于2014年11月12日買入了41.2萬股彩虹精化股票,交易金額4995790元。在該賬戶買入彩虹精化股票1個多月之后,彩虹精化就以籌劃重大事項申請停牌,復牌后經過5個漲停,“余偉業”賬戶分兩次清空了彩虹精化的股票,共獲利2518713元。

證監會稽查人員表示:“我們調查人員就認為,他這個異常交易的特征就特別特別明顯。”

經過調查,余偉業是香港籍人士,他曾經也是彩虹精化這家公司原始的發起人股東。2014年初,他將彩虹精化股票全部清空,不過此后他仍然一直跟彩虹精化實際控制人陳某保持密切聯系。
證監會稽查人員:“我們發現余偉業在交易這只股票之前,那么有一天他們兩個人同時是,向一家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都有過這種通話的聯系,那么我們覺得這個線索就非常非常重要。”

通過這個線索,調查人員進一步調查核實,獲得了比較確鑿的證據,2017年4月,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當事人余偉業內幕交易彩虹精化股票,沒收違法所得250余萬元,并對他處以750余萬元的罰款。
近幾年來,通過對內幕交易持續的高壓執法,知情人直接從事內幕交易明顯減少,但是,向他人泄露內幕信息、建議他人買賣的情況逐漸增多。
數據顯示,2016年正式立案調查的89名內幕交易涉案主體中,法定內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的占比僅為31%,而通過親友、同學、業務伙伴獲悉內幕信息交易的占比達到69%。在2017年新增內幕交易立案案件中,傳遞型內幕交易占比近六成,近四成案件涉及內幕信息多級、多向傳遞。

證監會稽查人員表示:“現在更多的是,其它類型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當事人的雙方都會否認有過泄露傳遞,或者說知悉這些內幕信息的過程。”
伴隨著傳播渠道多元化,多層、多級、多向傳遞型內幕交易日漸增多,內幕交易行為更加隱蔽,調查取證難度加大,面對內幕交易形式新的特點,證監會也加大了打擊力度。

證監會稽查人員:“這里要告誡一句,就是說證監會現在目前對于這種內幕交易,是保持一個非常高壓的打擊態勢,如果有過聯絡接觸,并且交易與這個聯絡接觸相吻合的話,對方又不能夠自圓其說,不能夠自己舉證,我們都是可以認定,他是有這個內幕交易嫌疑的。”
內幕交易是困擾中國股市多年的頑癥,證監會也不止一次表示絕不姑息、零容忍。
從監管部門近年查處的情況能夠看出,大部分內幕交易案件中,信息知情人往往不會直接參與股票買賣,而是通過親友、同學、業務伙伴傳遞內幕信息,假他人之手牟利。這就給打擊內幕交易,帶來了調查難、取證難、認定難等問題。所以,違規的手法在翻新,監管的手段也要跟上。
對于不能自圓其說、不能夠自己舉證的可疑交易,必須從法律法規層面入手,設下不可逾越的高壓線,才能真正實現對內幕交易的“零容忍”。????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號(cctvyscj)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