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香港學者:粵港澳大灣區要協同發展 降低交流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9 18:07:11

今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性規劃,受到廣泛關注與認同。時隔半年,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將如何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城市群的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認為,要協同發展,打通“四流”。

 每經編輯|董青枝 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董青枝 記者郭榮村 每經實習編輯 梁秋月

自今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時,便備受關注。

9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在世茂前海中心發表的《亞太煉金術謀談粵港澳》的演講中表示,深圳前海與香港成為競爭對手前要先合作,粵港澳大灣區要協同發展,且需打通人流、貨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

深圳與香港是互補還是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前海位于深圳西海岸,與香港相距不足半小時車程,亦在珠三角出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前海的定位重點是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四大產業。到2020年,建成國際一流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莊太量表示,國際金融市場資金量十分巨大,如果前海發展起來,將會為區內提供更多金融產品及市場,前海加上香港的競爭力必然超越新加坡等對手。

他認為,香港及深圳前海要成為競爭對手前,必然要先經過合作伙伴這個階段。沒有香港的人才和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經驗支援,深圳前海很難單獨和上海等大城市競爭。

例如前海跟香港一起發展金融,讓金融協同:一是交易平臺的連通。在股票“深港通”和“債券通”基礎上,爭取兩類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第一是與深圳股票初次融資一級市場互聯互通;第二是積極探討港深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互聯互通的可能性。二是聯合推動金融創新。尤其是在前海開通香港企業離岸賬戶和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三是金融人才的對接。

大灣區要協同發展打通“四流”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6672萬人,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怎么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起來,莊太量認為,主要是協同效應,需要探索建立大灣區經濟發展協調機制,提高區域合作效率,提高中心城市帶動和經濟腹地支撐的協同發展能力。

大灣區每一個地方發展的速度不一樣,GDP排列靠前的分別是香港、廣州、深圳,這是大灣區經濟的三架馬車,要靠這三個龍頭把另外八個城市帶起來。如果看人均,澳門人均生產總量比香港還高,然后是香港、深圳、廣州、珠海、佛山,另外兩個比較低,就把這兩個拉起來。

在研發投入方面,香港比較低,但深圳卻不。例如大灣區最重要兩項基建,第一是港珠澳大橋,建好了,可能明年通車;另外一個是高鐵通到香港,也是明年開始。

同時,莊太量認為大灣區的成功還需打通人流、貨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

具體而言,在人流上,首先,學歷應該互相承認。比如廣州有一些比較好的大學,在香港應予以承認;其次,香港畢業生去內地以及內地畢業生來港互相得到同樣的待遇。而在貨物流方面,主要是解決內地貨物進入香港的征稅問題。資金方面,要令資金可以大幅度地進出香港。資訊流方面,可以取消手機漫游費。

此外,他認為做成大灣區要達到的目標有宜居、互補以及灣區內各城市實施統一的標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粵港澳大灣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