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10:45:25
在公共場所“蹭網”,點擊不明鏈接,或者掃描不明二維碼,這些平時生活中的一個小舉動,說不定就是一個網絡安全“陷阱”,個人信息可能已經被不法分子竊取。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吳鋌表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處在信息流中,可以說網絡安全威脅無處不在。“舉個很小的例子,朋友圈中有很多人喜歡曬出游照片。但是,你曬這照片,意味著告訴小偷家里沒人。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人的網絡安全意識還應該要不斷提高,不能把自己拒之于互聯網世界之外。”(錢江晚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