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非合作啟示:4億人脫貧得靠貿易與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1 19:19:13

中非合作減貧的故事,其實就是中國和非洲之間經貿合作日益深化的故事。眼下,中國不僅是非洲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國之一,也是非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國。

值得思考:中國的自貿區,能夠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

正如余教授所說,非洲減貧真正的出路,在于擴大貿易,以及更多的吸收投資。這是中非合作的重點,其實也正是自貿試驗區的應有之義。

作為中國開放的最前沿,自貿區需要匯聚全球各種經濟要素資源,廣袤的非洲當然不應該被忽視。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和中國企業需要走出去,非洲大陸也被認為是中國富余產能向外轉移的潛在承接地,自貿區理應更好地發揮這種中介、橋梁作用,提供更多的投資服務。

顯然,非洲的中國機遇,意味著中國自貿區的巨大機遇。自貿區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每經編輯|余淼杰    

因緣際會,筆者有幸多次應邀作為中方學術界專家參加一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跟中非各界人士商討中非的合作減貧與發展。遂以這篇小文記下一些個人粗見,權當拋磚引玉。

四億人的赤貧

新世紀以來,中非經貿合作迅速,中國和非洲經濟都保持著較大的發展。非洲,更被認為是新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充滿希望的大陸。

但不容置疑的是,非洲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整個大洲54個國家,只有一個小島國——賽舌爾人均收入過一萬美元,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緊接的是漂亮美麗的海邊度假圣地——毛里求斯,人均收入也跟中國不相仲伯,大概九千美元左右。其他國家就差了一大截。目前剛好有一半國家的年人均收入不足一千美元,屬于最不發達國家,換言之,一天的收入不足三美元,或20塊人民幣。

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收入不足3.1美元,就屬于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如果人均收入不足1.9美元,則屬于絕對貧困。掐指一算,非洲目前有約四億老百姓在絕對貧困線之下,占了全球赤貧的“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不足4千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而且,由于中央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各省立下軍令狀,不搞大水滿灌,而是強調精準扶貧,要求在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現象。看來,風景這邊獨好。

遠水救不了近火

但是,非洲的減貧出路在哪里?事實上,多年的經驗教訓已說明,單純的單邊援助解決不了問題。理由很簡單,如果單靠援助的話,非洲貧困人民并沒有自生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減貧的關鍵還得靠通過在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理是這個理,但核心問題還是如何幫助非洲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通常經濟學家會想到提高人力投資,因為較高的人力資本會創造更高的勞力生產率。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再細想一下,這條路是走不通的。理由有二。首先,通過教育來提高人力資本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時不我待,遠水救不了近火。等到人力投資提高之時,非洲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也會有更多的貧困人口。其次,就算有了較高的人力投資,但社會上沒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那么,有可能這些所謂的“精英”只會走上街頭,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出路在貿易和投資

那么,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呢?在于擴大貿易、更多的吸收投資。而這也是中非合作的重點。

中國目前是非洲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國之一。事實上,在貿易、投資、貸款和基建項目融資等都成績顯著。目前中非雙邊貿易已達到1500億美元,同時,中國又是非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中國在2009年已完全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沒有之一。還是讓數據來說話吧,中國是非洲全部出口比重的15%,是美國的兩倍有余。換言之,正是中國巨大的市場給非洲創造了更多的出口機會,從而間接地創造了當地更多的就業。

不過,對非洲當地就業影響更為直接,作用更大的應是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目前,中國在非洲各類“綠地”投資存量已達350億美元,光是2015年投資流量就過30億美元,比中國加入世貿前后要增加40倍。更有意思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歐美各國全線潰敗,紛紛在非洲撤資;而中國企業卻反其道而行之,該年就投資了55億美元的大單,對非洲國家免受金融危機之害做了重大貢獻,其功甚偉。到今天為止,就投資總量來說,中國已是非洲第四大直接投資來源國,僅次于美英法三國。但與英法在非洲過去長達幾個世紀的殖民掠奪相比,中國的投資跟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有本質的不同。

中國的貢獻與機遇

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資結構不同。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呈現多元化。采礦業只占了四分之一強,目前建筑業投資已跟采礦業投資總額不相上下。建筑投資一方面創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有力地改善了當地的基礎建設。比如剛建成不久的橫貫阿爾及利亞全境的高速公路,全長1200公里,西起摩洛哥,東抵突尼斯,相當于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大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交通運輸情況。

此外,特別值得強調的是,目前中國在非洲的制造業投資也達中國在非全部投資的13%。制造業投資是最能夠創造當地就業的。最成功的案例當推在埃塞俄比亞投資的華堅集團,這家東莞代工企業本來深受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之累。2011年到亞的斯亞貝巴東方工業園落地建廠,已經雇傭了當地3000名工人,并成為當地最大的鞋帽生產企業。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每增長10%,就能夠創造0.5%的非洲的新就業崗位。

當然,貿易投資之外,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還有兩大方面:貸款和融資。中國目前在非洲的貸款已達118億美元,同時也是非洲最大的投資融資來源國,投資融資規模占了整個非洲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我們最近的實證研究發現,凡是跟中國有緊密的經貿往來的非洲國家,它們的貧困率都會比較低。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每增長1%,就能夠減少非洲當地1.5-3個百分點的貧困率。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講話指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通過加強中非經貿關系,可以有效降低非洲貧困人口,爭取早日實現世界大同。

學者名片

余淼杰

知名經濟學家,青年長江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大全球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國際聯盟秘書長、國家杰青基金得主、全球經濟管理類前1%高引論文經濟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和中國經濟發展,在國內外頂級和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經濟學專著、教材、時評隨筆九部。

發表論文曾被英國皇家經濟學會評為年度最佳論文,并獲英國皇家經濟學會獎,是首位獨立獲得該獎的華人經濟學家。

曾先后四次獲得全國國際貿易研究最高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發展經濟學最高獎—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胡繩經濟學研究獎、劉詩白經濟學獎。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