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4 17:41:59
9月,是收獲的季節。8月31日,也正好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報的最后期限。
A股市場上的自貿區概念股,都分布在哪些行業領域?這半年來,取得了什么樣的經營業績?誰又是自貿區概念里的引領者和風向標?對中國A股市場乃至中國經濟,它們又有著什么樣的貢獻和增長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特別推出2017年中報自貿區概念股排行榜,以期對以上問題作出回答。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目前對于第三批自貿區概念股尚未有明確劃分,因此,自貿君選取了中國前兩批自貿區概念股,作為分析對象。
每經編輯|梁宏亮
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已經全部披露完上半年財務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第一、二批次自貿區的自貿區概念股,從不同角度,分別對自貿區和上市公司,進行了盤點和排行。
來自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前兩批自貿區概念股累計實現總收入6037.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2.77%;實現凈利潤214.12億元,較同期增長11.01%。
從自貿區排行來看,天津自貿區概念股總營收同比增長最高,達到535.90%;上海自貿區概念股凈利潤表現搶眼,達到131.23億元,遠超其他三個自貿區。
從上市公司排行來看,天海投資(600751)的營業總收入一騎絕塵,達到1460.27億元,同比增長約105倍,成為2017 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冠軍;港口類上市公司凈利潤排名居前,上港集團(600018)以40.29億元名列第一。
自貿區大PK
行業:房地產企業最多
根據東方財富對自貿區概念股的分類,上海、天津、福建、廣東前兩批自貿區概念股共有61家,分布于25個行業中。其中,房地產行業最多為14家,港口水運、國際貿易、交運物流、機械行業等緊隨其后。

盈虧:50家盈利,11家虧損
總體來看,61家自貿區概念股中,有50家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盈利,11家虧損。
具體來看,上海自貿區概念共25家上市公司,其中盈利24家,虧損1家;天津自貿區概念共13家上市公司,其中盈利8家,虧損5家;廣東自貿區概念共12家上市公司,其中盈利9家,虧損3家;福建自貿區概念共11家上市公司,其中盈利9家,虧損2家。

總營收:福建自貿區居首
按自貿區概念股分布區域統計,福建自貿區概念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66.40億元居首,天津自貿區概念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885.63億元緊隨其后,接著是上海和廣東自貿區概念上市公司,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1169.79億元和315.72億元。

凈利潤:上海遙遙領先
雖然從總收入上來看,上海自貿區概念僅位列四個區域的第三位,但從凈利潤上來看,上海自貿區概念上市公司表現搶眼,實現凈利潤131.23億元,遠超其他三個自貿區概念。

總營收增長率:天津飆升5倍
從增長率來看,由于天津自貿區概念股天海投資(600751)營業總收入同比出現巨幅增長,受益于收購英邁國際并表,加快在全球范圍內推廣IT供應鏈業務和科技投資業務,天海投資2016年上半年天海投資(600751)實現營業總收入13.8億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60.27億元,同比增長逾約105倍,帶動整個天津自貿區概念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率大幅高于其他地區。
凈利潤增長率:福建排名第1
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方面,廣東自貿區概念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5.38%;福建自貿區概念和天津自貿區概念凈利潤同比增長勢頭強勁,上海自貿區概念較為穩定。
2017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和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按區域)

上市公司排座次
營業總收入: 天海投資同比增長約105倍
2017上半年自貿區概念股營業總收入TOP10中,福建自貿區概念、天津自貿區概念、上海自貿區概念平分秋色,各占3家,廣東自貿區概念占1家。天海投資(600751)實現1460.27億元收入一騎絕塵,同比增長約105倍,成為2017 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冠軍,亞軍與季軍被福建自貿區概念的建發股份(600153)和(600057)獲得。
2017上半年營業總收入TOP10

凈利潤排行:上海自貿區包攬前五名
凈利潤上看,5家上海自貿區概念公司包攬盈利前五名,上港集團(600018)以40.29億凈利潤排名第一。福建、天津在TOP10中各占2席,廣東占1席。
2017上半年凈利潤TOP10

虧損情況來看,廣東自貿區概念公司人人樂上半年虧損最多,達1.35億。天津75家、廣東3家、上海和福建各1家上市公司瓜分了自貿區概念2017上半年凈虧損額前10。
2017上半年凈虧損TOP10

加權凈資產凈利率:*ST廈工居首
兩家*ST公司在保殼壓力下在2017上半年實現了25%以上的ROE,飛樂音響(600651)、上海三毛(600689)、上海機場(600009)三家公司的加權凈資產凈利率排名居前。
2017上半年加權凈資產凈利率TOP5

五家ROE最低的公司分布于天津自貿概念(3家)、福建自貿概念(1家)、廣東自貿概念(1家),其中天津磁卡(600800)2017上半年加權ROE最低,為-32.49%。
2017上半年加權凈資產凈利率倒數TOP5

償債能力:天津磁卡壓力大
償債能力上看,天津磁卡資產負債率在2017年6月30日達到了91.04%,償債壓力最大。在資產負債率最高的10家自貿概念上市公司中,天津自貿概念4家,福建、廣東、上海自貿概念各2家。
2017年6月30日資產負債率TOP10

基本每股收益:兩家機場最賺錢
根據2017年上半年財報,上海自貿概念的上海機場(600009)基本每股收益最高,達0.88元,廈門空港(600897)、*ST松江(600225)、東方明珠(600637)、深赤灣A(000022)分別位列前五,成為自貿概念基本每股收益最高的五家公司。
2017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TOP5

經營現金流:渤海金控最充足
從經營現金流情況來看,渤海金控(000415)成為自貿概念股中唯一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超過1的公司,上海機場(600009)、華發股份(600325)、廈門空港(600897)、深赤灣A(000022)成為在自貿區概念中,基本每股收益最高五家公司。
2017上半年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TOP5

相比較而言,來自福建自貿區概念的3家公司和分別來自天津和福建的2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狀況較不理想。其中,象嶼股份(600057)、建發股份(600153)、天保基建(000965)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超過了-2元。
2017上半年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倒數TOP5

小結
從自貿區概念股2017年半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是自貿區概念股總營收增長和凈利潤增長不同步。
雖然前兩批自貿區概念股總體營收實現了82.77%的大幅增長,但是凈利潤僅同比增長11.01%。
而上半年A股整體實現總營收18.13萬億余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85%;實現凈利潤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7%。
二是總體來看,上海自貿區概念股盈利能力更強。
上海自貿區概念股,2017年半年報的凈利潤增長率高于總營收增長率。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二批自貿區概念股,2017年半年報的凈利潤增長率都遠遠低于總營收增長率。
這可能是兩批次自貿區,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一種反映。這也可以從凈利潤排行,上海自貿區包攬前五名得到佐證。
三是自貿區概念股中,港口類盈利能力較強。
在凈利潤排行榜中,上港集團和上海機場名列前兩名;與此同時,在基本每股收益上,上海機場和廈門空港排名前兩名。這說明,在自貿區概念股中,港口類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相對較強。
港口類盈利能力較強,反映了自貿區運輸和貿易類業務的自由度和活躍度。希望在未來,看到更多行業的上市公司在自貿區具有更強大的盈利能力。
注:自貿區概念股名單

數據來源:各自貿區概念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報
每經實習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