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 11:15:13
新商業時代,經歷互聯網零售沖擊后的實體零售似乎又有了新的機遇。
隨著技術的飛躍進步、消費升級、消費者發生深刻的變化,零售行業的變革也在不斷深化。“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也讓實體零售和電子商務長期對立發展的格局開始發生根本的改變,未來實體零售將何去何從,引發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討論。
8月30日,在2017’上海國際商業年會分場活動“未來已來——實體品牌變革之路”上,蘇寧、brookstone、小米等幾大實體零售品牌分享了各自的實體品牌變革之路,并探討了未來實體零售如何在保持傳統優勢的情況下,緊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做出及時的調整,滿足新一代駐留消費人群的消費體驗與消費需求,從而推動實體零售變革。

新技術正在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沖擊,也把零售業推到了風口浪尖。近幾年,隨著移動支付引入線下門店,讓實體零售品牌越來越意識到,即使是線下的實體店,也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存在。而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像無人零售此類技術的出現,更是完全改變了以往人們的消費形式,這也讓更多人疑惑:零售的本質是否已經發生變化?
論壇上,宏圖高科高級副總裁穆建祥表示,零售的本質沒有變。之前在說零售的時候,更多圍繞的是“人、貨、柜”,最近所說的新零售,主要圍繞的是“人、貨、場”,“人”和“貨”依然是零售避開不了的。
相同的觀點此前也多次被提及。今年7月,阿里巴巴商家事業部總經理葉國暉在淘寶購物節演講中表示,新零售的一個大的方向是大數據指導下的人、貨、場重構,而核心還是零售,并沒有改變零售業的商業本質。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在其署名文章中稱,“對零售業來說,變革常在,創新常在。從零售歷史上看,今天我們所面臨的變革和過去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過去和未來,零售業雖然在變,但零售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本質未變,那么變得又是什么呢?“零售本質不變!變化的只是商業模式。”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蔣勇在論壇上表示。

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為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從調整商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促進跨界融合三個方面明確了實體零售企業創新轉型的9個方向。
筆者發現,在論壇上,“新零售”成為出現最多的名詞,發展新零售也是實體品牌轉型升級繞不開的一條道路。
目前,各家實體品牌也紛紛都在加入到發展新零售的隊伍當中。蘇寧云商提出“智慧零售”的概念,專注于場景化服務,智能化服務,個性化服務。據蔣勇介紹,智慧零售下的場景不再僅僅局限于實體門店的一些場景化、生活場景的改造,而是線上線下兩大平臺進行融合,同時利用PC端、POS端、電視端、移動端“四端”,利用數據云、金融云、物流云來全面支撐消費者不受時間、不受地點的購物需求和服務需求的場景。
以互聯網粉絲經濟發家的小米近兩年也不斷發力新零售,通過建設小米之家拓寬線下實體門店渠道,從而與小米的線上優勢互補。據小米之家總經理張劍慧介紹,自2016年2月成立第一家小米之家后,小米對小米之家的建設加速,目前全國已經建設有超百家小米之家。“8月26號這天我們嘗試了一次單日開店同開16家,很快應該在下個月國慶節當天我們再挑戰一次同開20家以上。”張劍慧說。
事實上,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后,對于“新零售”具體如何定義,至今都沒有人能說明白。但是嘗試新零售,將線上線下渠道打通融合似乎已經成為零售行業的共識。對于實體零售企業來說,互聯網的存在早已不能忽視。如何與互聯網很好的融合,將實體零售的優勢通過互聯網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這才是實體品牌變革中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不管怎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零售時代,顯然拓寬了實體零售的邊界。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零售會是未來中國零售業變革的一個大方向。不管是實體零售企業還是其他產業應該積極擁抱互聯網,大膽變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