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5 23:09:23
8月14日晚間,嘉應制藥(002198,SZ)披露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2.43%;凈利潤989.93萬元,同比下滑37.91%。
嘉應制藥將凈利下滑的原因主要歸為三方面:生產成本增加;加大了對市場的投入;聯營企業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清園生物)收到的政府補貼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開始進入采收、銷售環節的華清園生物在今年上半年就出現虧損,這也是該公司近兩年來凈利潤首度變為負數。記者就華清園生物虧損原因等問題短信采訪嘉應制藥董秘,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每經編輯|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與往年相同,湖南金沙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沙藥業)仍是嘉應制藥營收的主要來源。中報顯示,上半年金沙藥業實現營收約1.12億元,嘉應醫藥和華清園生物的營收分別為7514.84萬元、50.58萬元。
在上述三家公司中,只有金沙藥業在上半年維持盈利,實現凈利潤1245.36萬元,嘉應醫藥和華清園凈利潤報告期內分別虧損764.49萬元和158.15萬元。
盡管上市公司銷售收入有所增加,但同期的銷售費用也使營業成本出現增長。中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的增幅分別達到14.76%、22.49%。公司表示系由報告期內提高員工工資、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為擴大市場增加銷售費用導致。
記者對比發現,嘉應制藥1.73億元的營業總成本中,銷售費用為8609.67萬元,管理費用為2976.24萬元。其中,工資及獎金和辦事處及人員費用合計5939.13萬元,占銷售費用的68.98%; “員工薪酬及福利”一項也以1550.20萬元占據了過半數的管理費用。而2016年上半年,上述兩項僅占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32.96%和37.76%。
嘉應制藥預計,2017年1月至9月凈利潤為1061.69萬元至1531.29萬元,上年同期為2041.72萬元,同比下降25.00%~48.00%。
2013年底,為升級主營業務和經營多元化,嘉應制藥以675萬元從凌鳳清手中收購了華清園生物45%的股權。嘉應制藥認為,收購華清園生物股權目的在于實現公司大宗短缺珍稀原料藥材天然右旋龍腦的自主供給,鞏固和增強雙料喉風散市場領先地位,對于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2015年和2016年年報顯示,華清園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0.03萬元和415.58萬元,對應的凈利潤為159.05萬元、486.76萬元。嘉應制藥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上市公司對華清園生物的經營狀況預期較為樂觀。
但是在2017年上半年,被寄予厚望的華清園生物卻出現虧損,僅實現營業收入50.58萬元,凈利潤為-158.15萬元,由盈轉虧。中報顯示,其虧損的原因是收到的政府補貼減少。
盡管如此,嘉應制藥卻延續了一直以來對華清園生物的樂觀態度。董秘黃康云在今年6月22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稱,“公司看好梅片樹產業的發展前景,相信未來會對公司業績有一定貢獻。”
據天眼查顯示,2017年5月8日,在經過數次增資后,華清園生物注冊資本變更為6500萬元,目前嘉應制藥出資比例變更為34.62%,位列第二大股東。為了解華清園生物2017年的經營狀況,記者向嘉應制藥董秘發送采訪短信,但直至截稿前仍未收到回復。
(實習生林敏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