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2017-07-26 07:54:26
宏觀
【國企利潤半年報出爐】7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4072.3億元,同比增長24.3%。利潤增幅高于收入7.7個百分點,鋼鐵、有色等上年同期虧損行業持續盈利。在效益改善的同時,國有企業負債率也在下降,這意味著國有企業降杠桿取得一定成效。(每日經濟新聞)
【太熱!全國發電量連創新高】截至25日零時,全國單日最高發電量達17.53億千瓦時,已六次突破往年極值。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安徽、湖南、遼寧、新疆等24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坐擁“火盆”南京的江蘇省,24日用電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并于24日晚達到最大負荷10218萬千瓦,成為全國負荷最高的省級電網,比韓國和澳大利亞兩個國家的電力負荷還要高。(新華社)
【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創28個月最低,三四線城市成去化主力】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已經達到28個月最低。其中,三四線城市正成為去化主力。易居研究院數據數據報告顯示,同上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消化周期上升的城市有北京、廣州、深圳、長春、天津、太原、濟南、青島,以一二線城市為主。而今年上半年消化周期下降的城市則以三四線為主,幅度最大的5座城市分別是北海、貴陽、茂名、九江、煙臺,北海累計降低了11.09個月的消化周期。(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央高層兩次定調“嚴控”:地方債問責風暴將繼續】有地方財政人士表示,地方不規范的融資擔保行為,要求在7月31日之前清理整改到位。地方政府清理整改結束之后,相關部門可能還會嚴查,不會地方自行整改就完事。曾有金融機構或地方政府希望,是否能采取“新老劃斷”方式,即對于已經違規舉借的債務給予寬容態度,對于新增債務嚴格執行規范標準。而據記者了解,“新老劃斷”恐難實現,近年違規舉借的債務仍需按期進行整改。(21世紀經濟報道)
公司
【銀河生物股價連續跌停,引發控股股東質押爆倉危機】根據銀河生物最新公告披露,控股股東部分質押股份已觸及平倉線,合計占其持有公司股票的32.09%。記者梳理上市公司過去10年業績發現,銀河生物正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傳統核心產品電氣設備收入“開倒車”,而還在成長期的生物醫藥增收不增利,并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下滑。(每日經濟新聞)
【康得新遭部分機構“拋售” 實控人回應股權質押“很安全”】7月25日,康得新股價波動,公司跌停價收報19.71元,成交金額達14億元。康得新董事長鐘玉獨家回復稱,康得集團通過質押股權為碳纖維等投資進行墊付,碳纖維已生產成功,此外集團公司還發行了30億元私募債,15億元這個月就會到賬,康得集團將減少質押,也會通過項目公司增發的方式減少負債。鐘玉稱其補倉價為13元,現在還很安全,如果跌到補倉價那么便宜將出手增持。(每日經濟新聞)
【貝因美修正業績預虧最多3.8億 擬“賣子”減虧】近日,貝因美將此前預告的2017年半年報業績盈利修改為預虧3.5億~3.8億元,并從配方注冊未在預期時間發布的角度,對預虧做了解釋。與此同時,貝因美還推出了資產出售計劃,欲為公司業績扭虧為盈而做努力。(每日經濟新聞)
【樂視非上市系金融借款140億元,公司稱資產逾300億元夠還債】記者從樂視投資人處獲悉,目前樂視非上市體系欠金融機構的款項總計138.5億元,并非是如外界所傳負債600多億元云云;相對應的,非上市體系資產保守估計在300億元-400億元之間。其中,中短期可變現的商業項目是巨額房地產項目、樂視體育、酷派+手機等股權投資。(證券日報)
【大股東爆倉被要求平倉,洲際油氣或成股權質押強平第一股】洲際油氣7月25日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廣西正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西正和”)收到通知,其質押給長江證券的8680萬股股票,近期被資金提供方要求強制平倉。2017年以來,洲際油氣跌跌不休,按照質押時的價格大致測算,目前股價僅為質押時的60%甚至更低,大概率已經處于爆倉狀態。(第一財經)
市場
【A股3266家上市公司質押5248億股,11家質押比例超過70%】截至2017年7月24日,兩市涉及股權質押的個股已經達到3266只,占到A股市場個股總數的95%以上,累計質押股份達5248億股。目前股權質押比例超過70%的個股有藏格控股、茂業商業、銀億股份、美錦能源、深大通、天夏智慧、印紀傳媒、建新礦業、赫美集團、瑞茂通以及豫金剛石。其中,藏格控股的股權質押已達16.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1.4%,以7月25日收盤價14.11元/股來計算,藏格控股股權質押市值已經達到238.04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創業板估值兩年跌去近七成】據統計數據顯示,較2015年6月12日當周,創業板指的估值水平腰斬再腰斬,截至目前,其市盈率已下跌至47.61倍,足足下跌了68%;成長性下滑已成為創業板的“死穴”,創業板過去數年頻頻發生的并購行為,其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正在顯現,而作為機構投資者的公募基金,過去半年來正在大規模逃離創業板。(經濟參考報)
【79股融資余額增幅超10% 6股獲翻倍加倉】對兩融標的股統計顯示,與上周一市場大跌當日相比,440只股票融資余額增長,占比不到一半,79只標的股融資余額增幅超過10%。受融資客青睞的股票中,周期性行業采掘、化工相對扎堆,各有9只股票融資余額增逾一成。皖通高速、桐昆股份、迪馬股份、桂冠電力、華錦股份、同花順等6股融資余額增幅超過100%。(證券時報)
【發審委候選人公示:8名來自北大清華】7月25日晚間,證監會官網發布了《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候選人公示名單》,候選人合計有80人。從職業上看,來自律師事務所的候選人24名,來自會計師事務所的候選人32名,來自資產評估機構的候選人2名,來自高等院校的候選人8名,券商6名,基金公司4名以及保險資管4名。有意思的是,8個高等院校的候選人資格,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分”。(每日經濟新聞)
國際
【卡特彼勒、麥當勞財報提振,標普收創歷史新高,美油漲超3%】受卡特彼勒、麥當勞財報提振,標普500指數收創歷史新高,道指收漲超百點。麥當勞今年以來股價累漲近30%,好于同期標普500的漲幅10.3%。美油漲超3%。銅價今日升至兩年新高。美元指數盤中一度最低跌至93.68,創13個月新低,隨后收復跌幅,全天上漲0.1%。(華爾街見聞)
【新經濟開始碾壓!人工智能基金今年漲幅為道指三倍】今年以來,專注投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公司的Global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代碼:BOTZ)累漲約30%,道指漲約9%。截至本周一,該ETF資產規模2.36億美元,是去年9月成立時的157倍。BOTZ投資的許多公司都并非美國本土企業,在其追蹤的29只個股之中,日本公司幾乎占一半,其次是美國和瑞士的公司。(華爾街見聞)
【三星手機在華頹勢難止,將會走向小眾,早晚撤出中國】在全球市場,三星正在逐漸復蘇,再度登上全球智能手機冠軍寶座;但在中國市場,三星丟城失地、節節敗退,甚至一蹶不振。三星手機第一季度出貨量為350萬臺,同比暴跌60%,市場占有率僅為3.3%,跌出前五。第二季度,繼續下滑。(法治周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