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2 13:08:37
每經編輯|步靜
如果一個人租房的開銷占收入比例太大,生活的幸福感就很小,有人將這個比例稱為“房格爾系數”。普遍的認為是,租金少于租戶收入的30%,即只要房租在每周收入中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人們才有余錢安排好生活的其他方面,或者說得通俗點,“才有幸福感”。
而昨日(21日)發布的一份房租收入比調查報告顯示,6月份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其中北京、深圳已經超50%!

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表示,要求在人口凈流入、住房租賃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在此背景下,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7月21日,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上述中所說的房租收入比,是指個人租房租金費用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房租收入比等于人均住房租金除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單看房租收入比的分子,北京、上海、深圳3個城市的人均住房租金高于2000元/月,其中,北京房租水平最高,平均房租為2748元/月,房租收入比高達58%。

全部50個城市中,人均住房租金高于1000元/月的城市為杭州、廣州、廈門、南京、三亞、珠海、福州、天津、溫州、大連、哈爾濱、武漢、鄭州、海口、寧波,其中杭州、廣州高于1500元/月,廈門、南京接近1500元/月,其余城市僅略高于1000元/月。
有點意外的是,三亞人均住房租金為1254元/月,在樣本城市中屬于偏高水平,報告認為,這主要因為三亞部分房屋作為度假用途,并非剛性住房需求,而外地游客承租的租金較高。
具體來看各城市的房租收入比,北京(58%)、深圳(54%)、三亞(48%)、上海(48%)等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屬于租金嚴重過高城市。
報告中提到,有3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在25%-45%之間,屬于租金相對過高城市,其中海口(41%)、蘭州(40%)、哈爾濱(38%)、鄭州(38%)、廣州(38%)、湛江(37%)、杭州(37%)、廈門(36%)、福州(36%)、中山(36%)、天津(35%)、南寧(35%)等12個城市房租收入比在35%-45%間,相對偏高。
而生活在以下12個城市的人,無疑是有“幸福感”的,它們是:
保定(25%)、長沙(25%)、北海(25%)、佛山(25%)、東莞(24%)、寧波(24%)、沈陽(23%)、銀川(23%)、呼和浩特(21%)、蘇州(21%)、嘉興(20%)、無錫(19%)。
報告認為,蘇州、寧波、無錫、沈陽、呼和浩特由于租金相對較便宜,且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對較高,使得此類城市盡管經濟增長相對較快,導致房租收入比處于較低水平,對于此類城市而言,需要防范未來可能出現的房租過快上漲風險;而銀川、東莞、嘉興等城市租金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處于相對低位,此類城市未來租金上漲壓力較小。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王夢雯認為,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說明大中城市住房租賃市場存在較大量需求。未來我國政府發展租賃市場,既要結合市場化手段,同時還要考慮加強政府扶持力度,針對不同租房者制定差異化補貼政策。
用一半收入租房,新加坡人、日本人能接受
將房租控制在30%以內,在很多國家的大城市都是很難實現的。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即便是同樣用50%的收入租房,在日本和新加坡工作的人尚覺可以接受,這或許就要從國家的制度和人們的觀念上尋找原因了。

事實上,新加坡本地居民在租房方面并沒有太大壓力。據國際先驅導報2015年報道:
寸土寸金的島國新加坡,90%的新加坡人擁有自己的房產。也正是由于如此高比例的自住房,新加坡的本地居民租房的比例并不高。選擇租用房子的本地居民大多屬于低收入家庭,他們所租住的房屋,也是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廉租房。每月租金不超過300新元(1新元約合4.45元人民幣,2015年數據),而這筆費用,基本用公積金賬戶的錢就可以支付。
不同群體對生活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于房租的心理價位也自然有所差異。不過,在新加坡,工薪一族之所以愿意拿出1/3乃至一半的月薪租房,另一個原因則是日常開銷的適度。
日本人其實沒什么房租壓力。同樣是國際先驅導報消息:
由華僑創辦的中國通訊社營業部長姜德春指出,日本的房租與收入比甚至可以達到30%~40%。在大城市東京,房租占收入的比例相對比較可觀,但總體并沒有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是由于日本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空房越來越多,使日本房源比較充足,而且公交系統發達,可以根據個人接受能力,選擇在市區或者是郊區租房,在郊區住上班也完全沒問題,特別是農村地區,房子非常便宜,甚至可以免費住。由于幾乎所有公司都會有交通補貼,所以如果愿意租遠處的便宜房子,公交費不成問題。
全日本中國人博士協會事務局長李睿棟介紹,日本人其實沒什么房租壓力,基本可以按自己收入租合適的房子。日本人房租一般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單身,占收入一半以上也沒關系,因為日本人有醫療保險,主要消費就是租房、家庭開支、玩樂費用。
另外日本人房屋消費觀也比較理性,年輕打拼就租住在中心城市,年老就到鄉下買房買地生活,這也得益于日本的養老醫療條件的趨于均一化。
日本政府還有住宅支援補貼,喪失住宅或者有失去住宅危險的離職者,會補貼其租房的房租。對于離職者中有勞動能力以及勞動愿望的人,援助其確保住宅以及就業機會,在地方政府和公立職介中心(公共職業安定所)援助就業的同時,從地方政府獲得用于租房的補貼。
每經編輯 李凈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