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zheng)文(wen)

炒港股很簡單 跟著大鱷走

騰(teng)訊(xun)證券 2017-06-15 10:53:55

文/投資日報研究部

這不是(shi)(shi)結(jie)束(shu),這甚至不是(shi)(shi)結(jie)束(shu)的開始。

劉鑾鴻作(zuo)為香(xiang)港(gang)知名富豪之(zhi)一,一向(xiang)有無寶不落的作(zuo)風,更因海嘯期(qi)間成功(gong)運作(zuo)中(zhong)核國際,股(gu)價逆(ni)勢大漲6倍而備受(shou)投資者追捧(peng)。

最近旗下的利福地(di)產(2183)宣(xuan)布易手,股份隨即出現不(bu)(bu)錯(cuo)的炒(chao)作。然(ran)而,借用丘吉爾的話,這(zhe)(zhe)不(bu)(bu)是結束,這(zhe)(zhe)甚至不(bu)(bu)是結束的開(kai)始,利福地(di)產的炒(chao)作剛剛拉開(kai)帷幕。

香港最(zui)優秀的地產殼之一(yi)。

股份于4月(yue)13日宣(xuan)布易手,劉鑾鴻將以(yi)每股5.18元(yuan)的(de)(de)價錢,出售利(li)福國際所持有的(de)(de)59.56%股份。今次(ci)的(de)(de)買家為福州地產商,三盛投(tou)資的(de)(de)創始人及總(zong)裁林榮濱。

要分析今次交易,可以從多方面入(ru)手(shou),首先是利(li)福(fu)地產本(ben)身的(de)歷史。利(li)福(fu)是于2013年9月12日從利(li)福(fu)國(guo)際分拆(chai)上市(shi)。當時的(de)招股價為每(mei)股1.98元,發(fa)行8,360萬股,集資約1億6千萬元。

當時(shi)這個分(fen)拆在財(cai)技(ji)上(shang)十分(fen)高技(ji)術。因為(wei)利(li)福(fu)地(di)(di)產當時(shi)的主要資產是內地(di)(di)的幾塊(kuai)地(di)(di)皮(pi),而且大部分(fen)地(di)(di)都未開始開發,也(ye)甚少正常的賣(mai)地(di)(di)或租金收入。所以當時(shi)聯(lian)交(jiao)所也(ye)曾(ceng)經拒(ju)絕這個分(fen)拆上(shang)市。但背后(hou)(hou)的團隊花(hua)了不少時(shi)間(jian)去說(shuo)服聯(lian)交(jiao)所,最終(zhong)也(ye)得到聯(lian)交(jiao)所的批準,由(you)此可見劉鑾鴻(hong)背后(hou)(hou)有財(cai)技(ji)高手。

根據利(li)(li)(li)福地(di)產(chan)上(shang)(shang)市時的(de)(de)招股(gu)文件(jian)(jian)顯示,集團主要資(zi)產(chan)是(shi)內地(di)的(de)(de)幾塊未(wei)發(fa)展地(di)皮,甚少(shao)收入,也(ye)沒有(you)甚么負(fu)(fu)債(zhai),可見利(li)(li)(li)福地(di)產(chan)在(zai)分拆上(shang)(shang)市時已經天然地(di)具備成為(wei)(wei)一只(zhi)絕佳質地(di)殼股(gu)的(de)(de)條件(jian)(jian)。根據利(li)(li)(li)福地(di)產(chan)最新的(de)(de)年(nian)報(bao),其總資(zi)產(chan)為(wei)(wei)18.3億港元(yuan)(yuan),其中大部份(fen)為(wei)(wei)物業(ye),現金、存款和流動(dong)金融資(zi)產(chan)加(jia)起來則有(you)5.06億元(yuan)(yuan)。負(fu)(fu)債(zhai)方面,只(zhi)有(you)3.5億元(yuan)(yuan)的(de)(de)稅務(wu)負(fu)(fu)債(zhai)及6百萬的(de)(de)應付款,沒有(you)其他負(fu)(fu)債(zhai)。利(li)(li)(li)福地(di)產(chan)是(shi)一只(zhi)十(shi)分干凈的(de)(de)股(gu)票(piao)。

變相封盤惜售,散戶手中只有5%的籌碼(ma)

由于(yu)利(li)(li)福地(di)產(chan)是分拆上市的(de)關系,所以(yi)在剛剛上市時會較多街(jie)(jie)貨(huo)。這顯然不是大股(gu)東(dong)想(xiang)看(kan)到的(de),于(yu)是一(yi)輪震(zhen)蕩(dang)過(guo)后,股(gu)價很快(kuai)就跌穿(chuan)招股(gu)價,并一(yi)度低見0.9元,跌穿(chuan)1元的(de)水平,較招股(gu)價有55%的(de)跌幅。但經過(guo)長時間低位的(de)收集,現在利(li)(li)福地(di)產(chan)的(de)街(jie)(jie)貨(huo)幾乎(hu)是絕無僅有,股(gu)價亦拾級而上。

在2016年12月(yue),利福(fu)地(di)產就發表(biao)過(guo)股權集中報告,指有(you)17名股東持有(you)17.5%的股份,連同大股東及一致行(xing)動人士持有(you)的74.91%股份,相當于已發行(xing)股本的92.4%。投資(zi)日報研(yan)究部更估計,這(zhe)只股票實(shi)際上的街(jie)貨可能少于5%!

而從股(gu)(gu)份(fen)(fen)交易(yi)的質地(di)(di)來看,在(zai)股(gu)(gu)權(quan)結構上,由(you)母公司利(li)福國(guo)際持(chi)(chi)有(you)約(yue)60%,劉鑾鴻及其(qi)家屬(shu)則私人地(di)(di)持(chi)(chi)有(you)約(yue)15%。今次出售的,是利(li)福國(guo)際持(chi)(chi)有(you)那(nei)手約(yue)60%的股(gu)(gu)份(fen)(fen),作價是12.93億港元(yuan),相等于(yu)利(li)福地(di)(di)產每股(gu)(gu)5.18元(yuan)。新主亦會以(yi)相同的價格去和其(qi)他股(gu)(gu)東作全(quan)面收(shou)購。

以12.93億(yi)除60%,利(li)福地產在今(jin)次賣殼(ke)中的(de)整體估值大(da)(da)約(yue)是22億(yi)元。根據2016年報,利(li)福地產的(de)資產凈(jing)值是14.77億(yi)元,今(jin)次賣殼(ke)的(de)殼(ke)價大(da)(da)約(yue)是7億(yi)元左右(you),屬合理水(shui)平(ping)。

新主林(lin)榮濱(bin)肯用超過20億(yi)元去(qu)作(zuo)全購,也是大氣魄的表現。在這次收購之(zhi)中,林(lin)榮濱(bin)有部份(fen)資金從東興證券融(rong)資回來。

具體操(cao)作是林榮濱透(tou)過MegaRegalLimited這間公司去收(shou)購利(li)福(fu)地產(chan)(chan),而MegaRegalLimited則會發行優先股給東(dong)興證券以獲得(de)(de)11.5億元資金去收(shou)購利(li)福(fu)地產(chan)(chan),同時抵押了MegaRegalLimited和利(li)福(fu)地產(chan)(chan)給東(dong)興證券。值得(de)(de)留意的是部(bu)份(fen)優先股可以在全購完成6個月后兌換(huan)為17,236,625股利(li)福(fu)地產(chan)(chan)股份(fen),相當(dang)于利(li)福(fu)地產(chan)(chan)已發行股本約4.1%。

賣殼留一(yi)手!后(hou)市可憧憬(jing)

今(jin)次賣(mai)殼交(jiao)易中出售(shou)的只有利(li)福地產約(yue)60%股份,那么劉鑾鴻(hong)私人持有的約(yue)15%股份會如(ru)何處理呢(ni)?

這其中隱含著(zhu)不少學問。在通告中,劉鑾鴻表示擬提呈5%股(gu)份接(jie)納全購要約(yue),自己則保(bao)(bao)留(liu)(liu)約(yue)9.97%股(gu)份。劉鑾鴻私人保(bao)(bao)留(liu)(liu)9.97%股(gu)份,究竟有甚么意義呢?

首先,從財技上來說,根據《上市(shi)規則》定義,持有上市(shi)公司(si)超過10%股(gu)份,便是該(gai)公司(si)的「主要股(gu)東」及「核心關(guan)(guan)連人士(shi)」。而根據《上市(shi)規則》第8.24條,聯交所不會(hui)視(shi)「核心關(guan)(guan)連人士(shi)」為「公眾人士(shi)」,因此不會(hui)把「核心關(guan)(guan)連人士(shi)」的持股(gu)視(shi)為「公眾持股(gu)量」。反向(xiang)推(tui)理,假如持有低于10%股(gu)份,便有可能被視(shi)為「公眾持股(gu)」。

現在假設(she)利福地產(chan)新主(zhu)(zhu)(zhu)林榮濱(bin)在全購后(hou)持(chi)有(you)75%股(gu)(gu)份(fen),加上(shang)劉(liu)鑾鴻保留的9.97%股(gu)(gu)份(fen),他(ta)們加起來明手便可以持(chi)有(you)約85%股(gu)(gu)份(fen),也不用向其他(ta)人配售股(gu)(gu)份(fen)以維持(chi)公眾(zhong)持(chi)股(gu)(gu)量(liang)。因為劉(liu)鑾鴻的股(gu)(gu)份(fen)可以計入「公眾(zhong)持(chi)股(gu)(gu)」。所以這個安排(pai)使(shi)得新主(zhu)(zhu)(zhu)和舊主(zhu)(zhu)(zhu)可以在全購后(hou)明手持(chi)有(you)最多(duo)的股(gu)(gu)票(piao),是(shi)十分高明的財(cai)技,確保貨源絕對歸(gui)邊!

而從心理上分析,劉(liu)鑾鴻(hong)(hong)留(liu)有(you)一(yi)(yi)手股(gu)票,可(ke)能(neng)是看(kan)好利(li)福地產全購(gou)后的(de)(de)走勢。對于(yu)劉(liu)鑾鴻(hong)(hong)這些超(chao)一(yi)(yi)線富豪而言(yan),幾億元的(de)(de)殼(ke)價根本不(bu)足以滿足他(ta)(ta)們(men)的(de)(de)胃(wei)口,反而在運作之中,如(ru)(ru)何(he)將利(li)潤最大(da)化,如(ru)(ru)何(he)能(neng)夠令同行眼前(qian)一(yi)(yi)亮,也是他(ta)(ta)們(men)要(yao)考慮的(de)(de)問(wen)題。所以今次劉(liu)鑾鴻(hong)(hong)決定(ding)保留(liu)股(gu)份,無疑就(jiu)是很(hen)好利(li)福地產未來(lai)的(de)(de)股(gu)價走勢,希望留(liu)有(you)的(de)(de)這一(yi)(yi)手股(gu)份,可(ke)以為(wei)他(ta)(ta)帶來(lai)額外的(de)(de)利(li)潤。

大鱷(e)前方(fang)吃(chi)肉,小散后頭(tou)喝湯

再看看劉鑾鴻對上一次(ci)在香港出手賣(mai)殼,要(yao)數(shu)中(zhong)核(he)國際(2302)的(de)(de)案例。中(zhong)核(he)國際(2302)原(yuan)名科鑄技(ji)術,于2003年1月上市。劉鑾鴻這些超級富豪,基本上不會急著賣(mai)殼。劉鑾鴻很有(you)耐性,等了5年,等到一個超有(you)實(shi)力的(de)(de)買家(jia)才肯(ken)賣(mai)。公(gong)司于2008年6月宣布獲(huo)提全購,由于當時(shi)證監會仍然未收緊買殼的(de)(de)規(gui)例,所以當時(shi)的(de)(de)交易亦都相當復(fu)雜。

當時的(de)(de)買家為中核(he)海外鈾(you)業,要約(yue)中指出,中核(he)將(jiang)以每股(gu)(gu)1.77元(yuan)的(de)(de)價錢(qian),向公司三大(da)股(gu)(gu)東收購(gou)(gou)56.9%的(de)(de)股(gu)(gu)份,相關股(gu)(gu)份占擴(kuo)(kuo)大(da)后已(yi)發行(xing)股(gu)(gu)本(ben)的(de)(de)33%。與此(ci)同時,中核(he)將(jiang)以每股(gu)(gu)1.77元(yuan)的(de)(de)價錢(qian),認(ren)購(gou)(gou)1.6億新股(gu)(gu),占擴(kuo)(kuo)大(da)后股(gu)(gu)本(ben)42.0%的(de)(de)股(gu)(gu)權。最后,中核(he)亦都(dou)會(hui)認(ren)購(gou)(gou)為本(ben)金額1.06億元(yuan)的(de)(de)可(ke)(ke)換(huan)(huan)(huan)股(gu)(gu)票(piao)據,換(huan)(huan)(huan)購(gou)(gou)股(gu)(gu)亦為1.77元(yuan)。有關可(ke)(ke)換(huan)(huan)(huan)股(gu)(gu)票(piao)據若然全部兌換(huan)(huan)(huan),可(ke)(ke)兌換(huan)(huan)(huan)成擴(kuo)(kuo)大(da)后已(yi)發行(xing)股(gu)(gu)本(ben)13.7%的(de)(de)股(gu)(gu)份。

中核同時(shi)向其他股(gu)東以每股(gu)1.82元提(ti)全(quan)購(gou)。該(gai)次要約(yue)有一個(ge)相當值得(de)留(liu)意的(de)地(di)方,就是(shi)在完成整個(ge)交易后(hou),劉(liu)鑾鴻及其余(yu)賣方,將保留(liu)占擴(kuo)大后(hou)股(gu)本7.34%的(de)股(gu)份,和這次利福(fu)地(di)產(chan)的(de)情況十分相似。

當時正(zheng)值金融(rong)海(hai)嘯(xiao),但中核(he)國際(ji)公布全購后股價(jia)(jia)逆市上升(sheng)(sheng)(sheng),在2008年7月(yue)升(sheng)(sheng)(sheng)至(zhi)$6.3,比全購價(jia)(jia)高(gao)出(chu)2.5倍(bei)。在金融(rong)海(hai)嘯(xiao)期間有(you)如此成績(ji)已經是(shi)奇跡。其后雖然受海(hai)嘯(xiao)影響,蟄伏了一段時間,曾(ceng)經回(hui)到全購價(jia)(jia)。但在海(hai)嘯(xiao)剛(gang)過,又是(shi)第一批炒(chao)上的(de)股票(piao),到2009年8月(yue)股價(jia)(jia)曾(ceng)高(gao)見(jian)12.9元(yuan)(yuan),較要(yao)約價(jia)(jia)每(mei)股1.82元(yuan)(yuan)有(you)超(chao)過6倍(bei)的(de)升(sheng)(sheng)(sheng)幅(fu)。可見(jian)劉(liu)鑾(luan)鴻(hong)的(de)強勁(jing)往績(ji)。

而事實上,今次利福地產(chan)(chan)的易手,與中核國際(ji)其實十分相(xiang)似。利福地產(chan)(chan)于2013年9月上市,并于2017年4月易手。換言(yan)之,兩者都是上市4至5年后宣布易手。另外,在中核國際(ji)一役,原有股東(dong)保(bao)留(liu)(liu)了(le)7.34%的股份,最終享受到(dao)超(chao)過(guo)全購價6倍的升(sheng)幅,今次利福地產(chan)(chan)(2183)劉鑾鴻保(bao)留(liu)(liu)了(le)9.97%股份,看(kan)來是想(xiang)重(zhong)演中核國際(ji)輝煌的一幕。

新(xin)主(zhu)非(fei)等閑(xian),買殼不為炒作(zuo)

最后是今次易(yi)手(shou)新主(zhu)的(de)數據,利福(fu)(fu)地(di)(di)產(chan)的(de)新主(zhu)是林榮濱,48歲,是福(fu)(fu)建三盛(sheng)房(fang)地(di)(di)產(chan)開(kai)發有限公(gong)(gong)司(si)(si)的(de)董事(shi)長,根據地(di)(di)在(zai)福(fu)(fu)建省福(fu)(fu)州(zhou)(zhou)市,但亦在(zai)紐約(yue)、香(xiang)港(gang)、北京、濟南、青島、成都、揚州(zhou)(zhou)、泉州(zhou)(zhou)、廈門(men)、寧德等30余個城市有房(fang)地(di)(di)產(chan)業務。而(er)除了主(zhu)業地(di)(di)產(chan)旗艦(jian)公(gong)(gong)司(si)(si)之(zhi)外(wai),林榮濱旗下還有其他各樣的(de)生意及公(gong)(gong)司(si)(si),例如福(fu)(fu)州(zhou)(zhou)三威橡(xiang)塑化工(gong)有限公(gong)(gong)司(si)(si)、福(fu)(fu)州(zhou)(zhou)東方旭日高爾夫房(fang)地(di)(di)產(chan)開(kai)發有限公(gong)(gong)司(si)(si)、福(fu)(fu)建伯爾尼物(wu)業管(guan)理股(gu)份有限公(gong)(gong)司(si)(si)等。

其實,在2012年的(de)(de)時(shi)已經有消(xiao)息傳(chuan)出指三盛集團(tuan)計劃H股上(shang)(shang)市事宜。但一直未(wei)有實行,直至月前才(cai)正式(shi)選(xuan)擇了借殼這(zhe)個方法,相(xiang)信這(zhe)是管理(li)層深思熟慮后的(de)(de)結(jie)果。估計選(xuan)擇借殼的(de)(de)好處是可以把握最佳的(de)(de)時(shi)機把手上(shang)(shang)的(de)(de)資產分階(jie)段(duan)注(zhu)入,不用一下子便整(zheng)體上(shang)(shang)市。

正如(ru)前(qian)述,林(lin)榮濱(bin)及三(san)盛(sheng)集(ji)(ji)團旗下的資(zi)產(chan)頗(po)為多元化(hua)。例(li)如(ru),林(lin)榮濱(bin)早(zao)期(qi)以橡塑發泡制造業起家,2000年(nian)開始涉足(zu)房地產(chan)領域,2001年(nian)創(chuang)建(jian)(jian)三(san)盛(sheng)地產(chan)。另(ling)外,三(san)盛(sheng)集(ji)(ji)團亦參(can)股了福建(jian)(jian)興業銀行、國都(dou)證券、福建(jian)(jian)華通銀行等金融企業。產(chan)業橫跨多個范疇。

至(zhi)于(yu)林榮濱(bin)其人,關于(yu)他的(de)(de)公開資(zi)料不(bu)多(duo),筆者(zhe)只(zhi)找到(dao)他是全國工商(shang)聯房地產商(shang)會(hui)(hui)(hui)副會(hui)(hui)(hui)長(chang)、福(fu)建(jian)省(sheng)(sheng)政協第十屆常委(wei)、福(fu)建(jian)省(sheng)(sheng)工商(shang)業聯合會(hui)(hui)(hui)(總(zong)商(shang)會(hui)(hui)(hui))副會(hui)(hui)(hui)長(chang)等頭(tou)銜。但筆者(zhe)隱然(ran)覺得他的(de)(de)故事(shi)和另一位近(jin)年在香(xiang)港股壇大出風頭(tou)的(de)(de)內地富豪(hao)十分相似。那就是季(ji)昌(chang)群(qun)。

他們(men)兩個都是(shi)以房地產為(wei)主(zhu)業。在進(jin)入香(xiang)港(gang)股(gu)壇(tan)之前(qian),二(er)人(ren)都十分神(shen)秘,只是(shi)在自己的(de)(de)根據(ju)地有名氣,季昌(chang)群(qun)(qun)(qun)在南京;林(lin)(lin)榮濱在福州。而他們(men)進(jin)入香(xiang)港(gang)股(gu)壇(tan)的(de)(de)方法(fa),都是(shi)向本地股(gu)壇(tan)的(de)(de)超級(ji)高手買殼,打響名堂。林(lin)(lin)榮濱向劉鑾(luan)鴻買入利福地產;季昌(chang)群(qun)(qun)(qun)向簡志堅買入匯多利(607),輾轉打造成幾百億的(de)(de)豐盛控股(gu)。按道理,能夠(gou)和劉鑾(luan)鴻、簡志堅這些(xie)大孖沙交手的(de)(de)都不是(shi)等閑之輩(bei),所以筆者也十分關注林(lin)(lin)榮濱會否和季昌(chang)群(qun)(qun)(qun)一樣,把利福地產打造成他在香(xiang)港(gang)的(de)(de)百億旗艦公司。

責編 陶(tao)玥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bu)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文/投資日報研究部 這不是結束,這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 劉鑾鴻作為香港知名富豪之一,一向有無寶不落的作風,更因海嘯期間成功運作中核國際,股價逆勢大漲6倍而備受投資者追捧。 最近旗下的利福地產(2183)宣布易手,股份隨即出現不錯的炒作。然而,借用丘吉爾的話,這不是結束,這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利福地產的炒作剛剛拉開帷幕。 香港最優秀的地產殼之一。 股份于4月13日宣布易手,劉鑾鴻將以每股5.18元的價錢,出售利福國際所持有的59.56%股份。今次的買家為福州地產商,三盛投資的創始人及總裁林榮濱。 要分析今次交易,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福地產本身的歷史。利福是于2013年9月12日從利福國際分拆上市。當時的招股價為每股1.98元,發行8,360萬股,集資約1億6千萬元。 當時這個分拆在財技上十分高技術。因為利福地產當時的主要資產是內地的幾塊地皮,而且大部分地都未開始開發,也甚少正常的賣地或租金收入。所以當時聯交所也曾經拒絕這個分拆上市。但背后的團隊花了不少時間去說服聯交所,最終也得到聯交所的批準,由此可見劉鑾鴻背后有財技高手。 根據利福地產上市時的招股文件顯示,集團主要資產是內地的幾塊未發展地皮,甚少收入,也沒有甚么負債,可見利福地產在分拆上市時已經天然地具備成為一只絕佳質地殼股的條件。根據利福地產最新的年報,其總資產為18.3億港元,其中大部份為物業,現金、存款和流動金融資產加起來則有5.06億元。負債方面,只有3.5億元的稅務負債及6百萬的應付款,沒有其他負債。利福地產是一只十分干凈的股票。 變相封盤惜售,散戶手中只有5%的籌碼 由于利福地產是分拆上市的關系,所以在剛剛上市時會較多街貨。這顯然不是大股東想看到的,于是一輪震蕩過后,股價很快就跌穿招股價,并一度低見0.9元,跌穿1元的水平,較招股價有55%的跌幅。但經過長時間低位的收集,現在利福地產的街貨幾乎是絕無僅有,股價亦拾級而上。 在2016年12月,利福地產就發表過股權集中報告,指有17名股東持有17.5%的股份,連同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士持有的74.91%股份,相當于已發行股本的92.4%。投資日報研究部更估計,這只股票實際上的街貨可能少于5%! 而從股份交易的質地來看,在股權結構上,由母公司利福國際持有約60%,劉鑾鴻及其家屬則私人地持有約15%。今次出售的,是利福國際持有那手約60%的股份,作價是12.93億港元,相等于利福地產每股5.18元。新主亦會以相同的價格去和其他股東作全面收購。 以12.93億除60%,利福地產在今次賣殼中的整體估值大約是22億元。根據2016年報,利福地產的資產凈值是14.77億元,今次賣殼的殼價大約是7億元左右,屬合理水平。 新主林榮濱肯用超過20億元去作全購,也是大氣魄的表現。在這次收購之中,林榮濱有部份資金從東興證券融資回來。 具體操作是林榮濱透過MegaRegalLimited這間公司去收購利福地產,而MegaRegalLimited則會發行優先股給東興證券以獲得11.5億元資金去收購利福地產,同時抵押了MegaRegalLimited和利福地產給東興證券。值得留意的是部份優先股可以在全購完成6個月后兌換為17,236,625股利福地產股份,相當于利福地產已發行股本約4.1%。 賣殼留一手!后市可憧憬 今次賣殼交易中出售的只有利福地產約60%股份,那么劉鑾鴻私人持有的約15%股份會如何處理呢? 這其中隱含著不少學問。在通告中,劉鑾鴻表示擬提呈5%股份接納全購要約,自己則保留約9.97%股份。劉鑾鴻私人保留9.97%股份,究竟有甚么意義呢? 首先,從財技上來說,根據《上市規則》定義,持有上市公司超過10%股份,便是該公司的「主要股東」及「核心關連人士」。而根據《上市規則》第8.24條,聯交所不會視「核心關連人士」為「公眾人士」,因此不會把「核心關連人士」的持股視為「公眾持股量」。反向推理,假如持有低于10%股份,便有可能被視為「公眾持股」。 現在假設利福地產新主林榮濱在全購后持有75%股份,加上劉鑾鴻保留的9.97%股份,他們加起來明手便可以持有約85%股份,也不用向其他人配售股份以維持公眾持股量。因為劉鑾鴻的股份可以計入「公眾持股」。所以這個安排使得新主和舊主可以在全購后明手持有最多的股票,是十分高明的財技,確保貨源絕對歸邊! 而從心理上分析,劉鑾鴻留有一手股票,可能是看好利福地產全購后的走勢。對于劉鑾鴻這些超一線富豪而言,幾億元的殼價根本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胃口,反而在運作之中,如何將利潤最大化,如何能夠令同行眼前一亮,也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今次劉鑾鴻決定保留股份,無疑就是很好利福地產未來的股價走勢,希望留有的這一手股份,可以為他帶來額外的利潤。 大鱷前方吃肉,小散后頭喝湯 再看看劉鑾鴻對上一次在香港出手賣殼,要數中核國際(2302)的案例。中核國際(2302)原名科鑄技術,于2003年1月上市。劉鑾鴻這些超級富豪,基本上不會急著賣殼。劉鑾鴻很有耐性,等了5年,等到一個超有實力的買家才肯賣。公司于2008年6月宣布獲提全購,由于當時證監會仍然未收緊買殼的規例,所以當時的交易亦都相當復雜。 當時的買家為中核海外鈾業,要約中指出,中核將以每股1.77元的價錢,向公司三大股東收購56.9%的股份,相關股份占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的33%。與此同時,中核將以每股1.77元的價錢,認購1.6億新股,占擴大后股本42.0%的股權。最后,中核亦都會認購為本金額1.06億元的可換股票據,換購股亦為1.77元。有關可換股票據若然全部兌換,可兌換成擴大后已發行股本13.7%的股份。 中核同時向其他股東以每股1.82元提全購。該次要約有一個相當值得留意的地方,就是在完成整個交易后,劉鑾鴻及其余賣方,將保留占擴大后股本7.34%的股份,和這次利福地產的情況十分相似。 當時正值金融海嘯,但中核國際公布全購后股價逆市上升,在2008年7月升至$6.3,比全購價高出2.5倍。在金融海嘯期間有如此成績已經是奇跡。其后雖然受海嘯影響,蟄伏了一段時間,曾經回到全購價。但在海嘯剛過,又是第一批炒上的股票,到2009年8月股價曾高見12.9元,較要約價每股1.82元有超過6倍的升幅。可見劉鑾鴻的強勁往績。 而事實上,今次利福地產的易手,與中核國際其實十分相似。利福地產于2013年9月上市,并于2017年4月易手。換言之,兩者都是上市4至5年后宣布易手。另外,在中核國際一役,原有股東保留了7.34%的股份,最終享受到超過全購價6倍的升幅,今次利福地產(2183)劉鑾鴻保留了9.97%股份,看來是想重演中核國際輝煌的一幕。 新主非等閑,買殼不為炒作 最后是今次易手新主的數據,利福地產的新主是林榮濱,48歲,是福建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根據地在福建省福州市,但亦在紐約、香港、北京、濟南、青島、成都、揚州、泉州、廈門、寧德等30余個城市有房地產業務。而除了主業地產旗艦公司之外,林榮濱旗下還有其他各樣的生意及公司,例如福州三威橡塑化工有限公司、福州東方旭日高爾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建伯爾尼物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實,在2012年的時已經有消息傳出指三盛集團計劃H股上市事宜。但一直未有實行,直至月前才正式選擇了借殼這個方法,相信這是管理層深思熟慮后的結果。估計選擇借殼的好處是可以把握最佳的時機把手上的資產分階段注入,不用一下子便整體上市。 正如前述,林榮濱及三盛集團旗下的資產頗為多元化。例如,林榮濱早期以橡塑發泡制造業起家,2000年開始涉足房地產領域,2001年創建三盛地產。另外,三盛集團亦參股了福建興業銀行、國都證券、福建華通銀行等金融企業。產業橫跨多個范疇。 至于林榮濱其人,關于他的公開資料不多,筆者只找到他是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福建省政協第十屆常委、福建省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副會長等頭銜。但筆者隱然覺得他的故事和另一位近年在香港股壇大出風頭的內地富豪十分相似。那就是季昌群。 他們兩個都是以房地產為主業。在進入香港股壇之前,二人都十分神秘,只是在自己的根據地有名氣,季昌群在南京;林榮濱在福州。而他們進入香港股壇的方法,都是向本地股壇的超級高手買殼,打響名堂。林榮濱向劉鑾鴻買入利福地產;季昌群向簡志堅買入匯多利(607),輾轉打造成幾百億的豐盛控股。按道理,能夠和劉鑾鴻、簡志堅這些大孖沙交手的都不是等閑之輩,所以筆者也十分關注林榮濱會否和季昌群一樣,把利福地產打造成他在香港的百億旗艦公司。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ji)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