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滴滴打車”你肯定聽過 但你聽過“滴滴種田”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5 19:25:32

“我這兒有什么事情,馬上有對接,跟我們打車一樣。各種農業都有相應的服務,形成產前產后的對接。”

 每經編輯|張舒    

新年伊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緊緊圍繞“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來謀篇布局。

同樣,2月25日在成都舉行的2017首場“創業天府 菁蓉匯”也著眼農業,主題為“智慧農業 創享未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亮提出“滴滴”農業,中國,乃至落地到成都,農業技術創新無疑是農業轉型的關鍵,“根本的途徑就是要通過互聯網+來實現。”

面臨轉型壓力

“發達國家一個勞動力抵我們二十個勞動力”

農業轉型升級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在李道亮看來,目前國內農業生產規模很小,無法組織起來實現現代化。而且勞動生產率很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最發達國家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一個勞動力抵我們的二十個勞動力。”

同時還有從業農業的人口老齡化,資源利用率偏低等情況,所以目前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不可能再持續下去,所以說必須轉型。“加快農業創新步伐無疑最為關鍵。”李道亮說,一個是生物技術,也就是育種技術的創新;第二是裝備技術,設施技術的創新;第三是信息技術的創新,這三個技術能推動整個農業轉型,“根本的途徑就是要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解決生產方式粗礦,服務水平落后,質量安全缺失的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

“通過互聯網+,實現‘滴滴’農業”

何為“互聯網+農業”?李道亮認為,互聯網+農業就是要把農業的生產要素進行在線化和數據化,對農業的生產資源進行匯聚,使農業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進入一個新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實現農業的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      

“互聯網+農業”應該具備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云計算、空間信息、人工智能等六大技術框架。另外是土地、資金、勞動力、市場信息,實現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等各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產權產出產后,一二三產融合。

李道亮現場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如此一來就可以實現“滴滴”農業,“我這兒有什么事情,馬上有對接,跟我們打車一樣。各種農業都有相應的服務,形成產前產后的對接。”李道亮解釋道。

農業發展未來在哪?

“將來中國的農業一定是企業化的”

最后對中國農業,也包括成都的農業發展,李道亮表達了一點自己的思考。首先,技術推動實現農業4.0,“進入農業4.0狀態,全區域、全產業、全面的發展,核心就是要靠技術創新。要加快發展互聯網技術,還要靠我們先做示范,這是我們努力發展的目標。”李道亮說,再者產業拉動是動力,農業要想強,要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將來中國的農業一定是企業化的,家庭農場向大企業邁進。

同時,李道亮還點出了政企研等多方的互動關系,他表示,現代農業必須是體系化的,政府、企業、科研院所應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政府提供方向引領,提供規則,企業是真正的農業主體,最后是人才,必須加大各類人才的教育培訓,今天的“菁蓉匯”其實也是一種培訓,“人先有意識,再有努力的方向,再變成行動。”

每經記者 張舒 每經編輯 官遠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滴滴打車 滴滴農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