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學院

每經網首頁 > 商學院 > 正文

是快還是慢? 你的公司該選哪種戰略

清華管理評論(ID:tbr2013) 2017-01-10 15:42:25

由于在芯片使用和移動互聯網影響的差異,從快產業到常規產業之間有一個很長的序列,目前還沒有辦法醒目地劃出一條邊界。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康榮平)

當下,有些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高于大部分的常規產業。這是為什么?

電腦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在電腦的發展歷程中,20世紀50年代半導體芯片的發明,是最重要的里程碑。電腦技術從此飛速發展。再加上互聯網的出現,一大批使用芯片的產業出現了超常規速度發展,今年英特爾就宣布不再以摩爾定律來制定它的制造戰略。我們把這些產業稱之為“快產業”,而那些常規速度發展的產業,可以叫做常產業或者是慢產業。

這種由“摩爾定律”們主導下的技術加速度,我們可以用產品的芯片密度作為可數字化的特征指標,衡量產業的變化速度。由于在芯片使用和移動互聯網影響的差異,從快產業到常規產業之間有一個很長的序列,目前還沒有辦法醒目地劃出一條邊界。

“快”產業的特征

我們來分析一下快產業的特征。

第一個是“快”

快的基點基于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ICT)。這兩大技術在空間、時間維度打通了各個行業學科的壁壘,形成了大量的新技術。ICT也為實現跨越空間、時間碎片化的需求,和盈余供給的對接提供了技術可能。因此,在技術快速變化的過程中,各種商業模式和商業形態層出不窮。

第二是用戶主權+體驗經濟

在這之前,用戶價值主要由價值創造與價值傳遞構成,而ICT技術逐漸破除了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這種用戶主權與用戶的變化,最后以時間為特征體現。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制造業,就開啟并引領了整個體驗經濟的時代到來。

第三,網絡的外部性

通過ICT技術連接起來的市場具有網絡化特征,包括外部性、正反饋、邊際效用遞增等等,這也使得這些產業容易獲得“贏者通吃”的壟斷性市場格局。而“風險投資”等資本市場的工具,正日益成為幫助企業完成快速成長和手段,也成為行業快要素的特性。

快戰略的法則

上述快產業發展,已經導致了企業戰略的改變,我們把適應快產業發展的企業戰略稱之為快戰略,以區別為常規產業的戰略。

快戰略的第一法則是快速融資、快速成品、快速進入、快速占領市場等。整個20世紀形成并穩固的企業戰略是常規戰略,可以說是空間主導的戰略。無論是領域、專業化和多元化,還是地域(當地——全國、跨國——全球),都是以空間環境變化為主角地位的戰略導向。而快戰略是在常規戰略的基礎上,尋求時間軸上所帶來的變化,即時間導向的戰略。

為了快,在領域選擇上,企業不得不選擇盡可能小的“域”,以確保成功率。這被任正非形容為“針尖戰略”,我們稱之為“利基戰略”。

為了快,企業偏愛集成創新,盡可能采用已有的技術成果,如蘋果公司。在核心技術研發上,采用快速迭代戰略,誰能比同行更快拿到風險投資,誰的成功率就提高,這也成為快的動因。用戶參與+創客、研發、互聯網,使“創客+開源創新”模式逐漸展現,蘋果通過它的App Store商店吸引了上百萬的創客為它開發各種軟件。

新資本與新技術

快產業的核心價值在于,企業對所在領域的知識與信息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傳遞與響應。不同于傳統企業,在快產業中,人力資本將日益取代物質資本,成為企業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風險的承擔者。為此,快產業中的企業也逐漸采用分權模式,形成了確認人力資本產權地位的新型治理結構。

我現在常年給一些傳統的制造業做顧問,體驗越來越多。有一家杭州企業,2016年感到招白領很困難,因為杭州被阿里巴巴把整個人才的價格和快產業的價格都提高了,人力資本市場已經做出反應。快產業中將改變傳統產業中以價值鏈為主的組織架構,如何以快速響應快速交互為目標,構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企業價值網絡,將是快產業的發展趨勢。

由快到慢的產業格局

在產業格局方面,一是傳統產業過剩。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幾次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都是在供不應求的條件下進行的,當下的這次技術革命或者是信息革命,是人類第一次面臨著一個供大于求的環境,大前提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全球化趨勢、信息化、技術奇點的作用下,今后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一種在發展速度上從快到慢的長序列。

顯然,新的通用技術ICT會首先沖擊服務業,尤其是商業服務業,我們的研究重點還是分析制造業,為此我們提出影響制造業長序列的要素。

首先是快的因素

產品的芯片密集度是第一要素。第二個是產品的個人化程度。產品的芯片密集度更多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測量的,產品的個人化程度實際上是對整個社會帶來的變化,包括產需之間變化的衡量指標,我們現在只找出這么兩個指標。

慢的因素

我們找到一個讓大家好理解的現成的概念——流程型制造和離散型制造,制造業按其產品制造工藝過程分為這兩種。離散型制造,是指產品的生產過程由多個零件,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加工最終裝配而成,比如說機床、電器、汽車等等。流程型制造,是指被加工對象連續或者是半連續通過加工裝置,進行化學或物理變化而得到產品,例如化工、制藥、冶金等行業。

我們進行大量分析后發現,相比較而言,ICT對流程型制造業的影響普遍很小,甚至在制造業里還提出了“反摩爾定律”。

對照上面兩個因素,不難看出,流程型制造業產品的芯片密度度極低,基本都是原材料,原材料里面沒有芯片,而且絕大多數都不是個人消費。我們根據這個要素粗略描述產業序列,快的極端是電子消費品,慢的極端我們認為是冶金產業。從快到慢的產業序列大致如下,電子消費品產業——非電子消費品產業——機電資本品產業——化工制藥產業——冶金產業。

小結

第一,迄今為止,互聯網對制造業的影響是部分有限的。

尤其是對于流程型的制造業的影響尤其有限。我把最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記,其中流程型制造業有9個低于兩位數增長的制造業行業。一位數行業是農林牧、制造業和礦業;二位數是在大制造業下面分出來的行業。

第二,互聯網是從微笑曲線的兩端開始,一步一步“侵入”制造業的各個價值鏈環節。

絕大多數情況下,首先受影響的是銷售環節。而在研發密集型行業,研發環節受影響很早,其實就是現在大家說的眾包,在上個世紀末的PC互聯網時代,已經開始了影響到研發密集型行業,就所謂開放式的研發。

互聯網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例如電子消費品制造業和服裝制造業,其企業的價值鏈各個環節、甚至產業鏈的一些環節都被互聯網嚴重侵入。互聯網程度最低的行業,比如說流程型制造業,只是銷售環節受影響,研發環節也有受影響。比如說在鋼鐵產品的流通領域,現在排名第一的是找鋼網,這是一個第三方。而很多大鋼廠那么大的雄厚資金,都不敢在自己的商業環節上下大功夫。

第三,企業要找到自己的適配戰略。

我們可以按照產品的芯片密集度、個人化程度高和低,將企業戰略分成常規戰略、混合戰略和快戰略。

在當今的新產業格局下,制造業企業的戰略要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行業,選擇采用快戰略或者是常戰略或混合戰略。我們發現以諾基亞為代表的企業,它的倒臺就是因為它本身已經進入快產業了,還在用常規戰略來指揮,衰落的速度就會很快。但是GE則相反,用慢的方式留下來,它本身是資本密集、大裝備產業,一般人進不去。

責編 陶玥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司戰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