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6 22:25:46
在大股東劉鑾雄豪門恩怨還未劇終之時,華人置業又傳出賣樓的消息。
每經編輯|黃博文
每經實習記者 黃博文
在大股東劉鑾雄豪門恩怨還未劇終之時,華人置業又傳出賣樓的消息。
11月25日,據香港經濟通網站報道稱,華人置業連日約見代理商,部署拆售灣仔夏愨大廈多層,初步意向以全層形式拆售,每層涉資約5億港元,總資愈80億港元。
該大廈位處香港灣仔告士打道39號,為一甲級寫字樓商業大廈,樓高27層,鄰近金鐘及灣仔地鐵站,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香港警察總部等地方。
劉鑾雄被稱為“香港最有故事的人”,其多次在地產低迷期抄底,先后買下銅鑼灣地帶、灣仔電腦城、尚翹峰,以及香港最高的購物中心The One等多棟物業,被譽為“銅鑼灣鋪王”。
資料顯示,華人置業自2014年9月開始連環賣出內地和香港物業,包括尖沙嘴新港中心、尖沙嘴The One、銅鑼灣皇室大廈、灣仔美國萬通大廈、澳門御海藍灣和重慶住宅項目“御隆天峰”等,共套現約560億元。
記者梳理華人置業的資產處置路徑,內地物業和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均為恒大許家印接盤,香港物業則大部分售予大股東劉鑾雄及其家族,在左手倒右手的資產騰挪中,劉鑾雄躍升為香港頂級富豪。
超500億港元資產騰挪
繼去年125億港元售出灣仔美國萬通大廈予許家印后,華人置業再度拆售灣仔夏愨大廈16層樓面,該物業7樓至9樓早年已經出售,這次華人置業傾向以全層形式拆售。
這幢大廈每層樓面積約1.6萬至1.7萬平方英尺(約1486平方米至1579平方米),目前意向價格為29.7萬元/平方米至33.6萬元/平方米,每層5億港元起售,全部物業總額預計超過80億港元。
在過去數年,華人置業在內地的開發項目主要集中在成都,包括金牛區的西錦城項目、錦江區的都匯華庭和青羊區的華人置業廣場。此外,在重慶江北區,華人置業擁有一個建筑面積高達1108萬平方尺商住項目的25%權益。
2015年,華人置業分兩次向恒大集團拋售上述四大項目,總套現達82.5億港元,自此,華人置業清空了在內地可銷售型物業。
值得注意的是,華人置業近些年在香港的一系列拋售,接盤方不少為劉氏家族。在2015年的幾筆交易公告中指出,交易所得額將有分派股息的作用。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The ONE是香港目前最高大型純零售商場,這個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層高23層的大樓見證著劉鑾雄的輝煌。在2014年崇光百貨、久光商場等出現虧損的情況下,The ONE整體租金收入錄得較上一年有7.57%升幅。不過,2014年底,華人置業將其出售給劉鑾雄,凈額為46.57億港元。
2015年12月,華人置業發布公告120億港元出售香港皇室大廈予劉鑾雄,香港半山區西部的豪宅則易主為劉鑾雄胞妹劉玉慧。
在左手倒右手的資本操作中,劉鑾雄在華人置業的持股比例逼近75%的上限,也意味著,除非作特別說明,每次派息劉鑾雄占據大份。同時,劉鑾雄家族也以私人名義獲得了華人置業的優質資產。
按照以往的套路,華人置業出售物業之后,都會派發豐厚的特別股息。自2014年中期息開始計算,華人置業每股共派股息18.31元,以大股東劉鑾雄持有華人置業74.99%權益計算,他從中收取的股息達261.8億元。
記者查閱華人置業2016年半年報,其主要物業還有港島西半山住宅項目(占70%權益)、羅湖商業城、上海愛美高大廈、北京東方國際大廈、北京希爾頓酒店等。
誰在買入香港物業?
近來香港的寫字樓交易進入活躍期。今年3月,中國光大集團收購爪哇集團位于香港灣仔頂級寫字樓大新金融中心,作價10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4.23億元),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二高價物業收購事件。
去年11月12日,中國人壽旗下中國人壽保險(海外)斥資58.5億元,向會德豐地產買入紅磡One Harbour Gate西座作為總部,物業預計2016年底落成。
同日,恒大地產宣布以125億港元收購華人置業旗下美國萬通大廈物業項目公司,該物業也成為香港歷史上總價最高的一宗物業收購。
更為矚目的是,11月份市場傳言李嘉誠擬作價358億港元(約314億人民幣)出售中環中心,買家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11月14日,針對有可能成為香港中環中心買家的傳聞,郵儲銀行公開回應媒體稱,“本行并不知悉相關情形,并無進一步信息提供。”
最近幾天,恒基兆業地產也傳出放售香港北角京華道18號全幢商廈的消息,開價約100億港元。
無論上述兩宗交易最終是否成交,但香港整幢寫字樓成交頻繁卻是不爭的事實。
此前,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就表示,香港上半年樓市,頻頻出現內地資金購入物業,涉及約16.82億美元,投資物業分類上,約87%為寫字樓,10%為地皮,其余3%主要為零售物業。
第一太平戴維斯何凌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內地經濟下行促使企業向外尋求投資機會,香港物業市場透明度高,買賣有競爭力,核心區域的樓盤供應量很少。部分中資機構希望借此作為其香港總部或者一個窗口,利用這個平臺可以走出去。”
仲量聯行報告顯示,香港穩居全球寫字樓租金最貴城市,其并稱“由于中資企業對香港寫字樓的需求持續,仲量聯行預期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2016年將上升5%-10%。”
單從近兩年房企出海潮就可發現,中資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成為主流趨勢,選擇海外發展,把總部或海外總部放在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似乎成了中資企業不二的選擇,這也成為造就香港寫字樓市場活躍的最大推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