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3 10:51:02
11月18日,證監會通報了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這是中國證監會成功查處一起利用“滬港通”交易機制跨境實施操縱市場的典型案件。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11月18日,證監會通報了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這是中國證監會成功查處一起利用“滬港通”交易機制跨境實施操縱市場的典型案件。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了解到,此處證監會通報的唐某博即為被證監會多次通報的牛散唐漢博,而袁某林即為此前被處罰的袁海林。
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被查處
11月18日,證監會通報了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這是自2014年11月份滬港通開通兩年來,中國證監會查處的首例不法投資者繞道香港開立證券賬戶,借道滬股通交易機制反向操縱A股的新型案件。
證監會表示,經調查發現,唐某博等人涉嫌操縱“滬股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非法獲利4000余萬元。本案調查期間,證監會根據其他線索,同步查實了唐某博等人涉嫌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操縱其他5只內地股票,非法獲利近2.5億元的另一起操縱案件。
證監會同時通報,自2010年以來,唐某博及其關聯人員唐某子、袁某林等人因操縱市場、超比例持股未披露等違法違規活動被會里多次調查和處罰。此次唐某博等人利用在香港和內地開立的證券賬戶,兩地配合,通過制造人為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誤導其他投資者參與交易,實施跨境操縱。
“唐某博等人多次、反復在境內或跨境實施操縱市場行為,情節惡劣,行為囂張,一直是中國證監會近年重點持續監控、多次嚴肅查處的違法對象之一。”張曉軍在11月18日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曾多次因市場操縱被處罰
那么,被證監會處罰的唐某博,到底是何許人也?
據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查明的信息顯示,唐某博,現居香港,曾出資設立北京雨花石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有多年市場機構從業經歷,先后擔任過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基金經理助理、深圳寶盈基金管理公司行業研究員、深圳國誠投資咨詢公司研發總監等職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查閱多方資料后了解到,此處證監會所處罰的唐某博即為牛散唐漢博,而袁某林即為牛散袁海林。
據記者了解,近幾年以來,唐漢博和袁海林等人就因多次操縱股價被證監會處罰,可謂“慣犯”。
2014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唐漢博)》,公告披露,唐漢博,1973年12月25日出生,住址:北京市東城區陽光都市。經查明,唐漢博存在違法事實: 一、2012年2月27日至3月2日,唐漢博控制“張某金”、“陳某”、“王某暉”、“關某”等9個賬戶交易華資實業。還有,唐漢博控制這9個賬戶在2012年2月27日至3月2日采取虛假申報、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交易等方式影響華資實業交易量和價格。
2015年9月25日,證監會再度發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唐漢博)》,詳細披露了唐漢博操縱銀基發展股票價格案。經查明,唐漢博存在以下違法事實:一、2012年5月28日至2013年1月16日,“陳某學”、“戴某君”、“楊某慶”、“袁某林”等12個證券賬戶的實際控制人為唐漢博。二、唐漢博控制使用這些賬戶組,在2012年8月1日至13日、9月6日至10日期間內,4次通過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虛假申報的方式影響銀基發展價格,獲利共計252.89萬元。
而在去年11月12日,中國證監會對袁海林的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袁海林,1974年2月出生, 住址: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公告顯示,在去年股市大跌期間, 袁海林控制使用 “唐某”、“梁某華”等11個證券賬戶。然后使用此賬戶組操縱蘇寧云商和藍光發展。在操縱期間,其通過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交易、虛假申報、反向交易等方式影響蘇寧云商和藍光發展價格,并反向賣出,虧損278,408,944.36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