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0 00:54:38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8、9兩個月工業形勢還出現一波“小高潮”,兩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6.3%和6.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形勢雖“波瀾不驚”,但還是有不少亮色。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8、9兩個月工業形勢還出現一波“小高潮”,兩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6.3%和6.1%。
另外,工業企業經營形勢也出現明顯好轉。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4%,比上半年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增長19.5%,比上月加快8.5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如何,如何從企業微觀行為中研判宏觀大勢,以及在亮點和挑戰并存之際下一步如何發力?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時表示:“三季度工業經濟形勢出現企穩向好的勢頭。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可能又迎來一個轉折點,多項指標好轉將對企業信心有極大的提振作用。”
與此同時,這位學者型官員也沒有諱言當前工業經濟的挑戰。“新動能的較快增長不能抵消傳統動能的減速下滑。當前工業經濟出現的轉折是一個大拐點還是小拐點還有待觀察。”黃利斌說。
談整體形勢很多指標出現企穩向好跡象
NBD:您如何看待三季度工業經濟的整體形勢?
黃利斌:我用兩句話來形容。一是撥云見日,企穩勢頭趨于明顯;二是爬坡過坎,困難挑戰依然不小。
這也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解讀:緩中趨穩、穩中有進、進中有難。很多指標出現趨穩向好的積極跡象,而且部分向好趨勢還在進一步強化,總體上看,工業經濟運行仍然處在調整恢復之中,趨穩向好的基礎還有待進一步鞏固。
緩中趨穩體現在工業生產企穩勢頭更加明顯,工業品價格呈現恢復性回升,企業盈利狀況趨于好轉,主要工業指標明顯改善,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體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發揮積極作用,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傳統產業轉型持續加快,創業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這兩點在8、9月份表現得更明顯。進中有難主要表現在世界經濟復蘇基礎和市場信心仍然十分脆弱,經濟增長新動能還不夠強大,轉型升級依然面臨重重制約,一些積極因素向好的因素尚不夠鞏固。
NBD:您談到工業經濟穩中有進,請問三季度工業經濟中的亮點有哪些?
黃利斌:從工業增速來看。8、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半年要快。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8、9兩個月單月同比分別增長了6.3%和6.1%。企業效益方面,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4%,利潤增速比1~7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去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工業企業營收增幅持續回落和利潤下降。
今年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明顯好轉,PPI同比經歷了54個月的持續負增長后,在9月份進入正增長區間,PPI通縮壓力的緩解,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負債狀況,這將對企業信心有極大的提振作用。另外,從我們工信部調查的5000余戶企業產能綜合利用率看,今年雖然仍是低于前幾年,但是今年一季度是72%,二季度是73.5%,三季度已回升到74%。這些都是工業企穩的積極信號。
談經濟趨勢工業經濟運行或迎來轉折點
NBD: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拐點臨近,您多次提及要從微觀看宏觀,從這個角度,您如何評判當前工業經濟出現的變化和趨勢?
黃利斌:我常用企業庫存變化、工業價格走勢和資金回籠情況等微觀指標來判斷宏觀形勢。以庫存為例,庫存既能反映企業存貨變化狀況,也是反映市場變化的一個敏感的指標。比如市場景氣度上升,銷售、庫存就會同步上升,反之,銷售、庫存則同步下降;市場活躍,銷售就快于庫存,企業庫存壓力就減小;市場疲軟,庫存就會快于銷售,庫存壓力就上升。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工業銷售收入增幅開始超過企業月末產成品庫存增幅,前8個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月末產成品庫存出現負增長,這是一個積極變化。同時近幾個月,原輔材料和半成品存貨指標也觸底回升,由下降轉為增長,也表明企業生產意愿有所恢復,市場景氣度回升。結合工業品出廠價格回到正增長區間等變化,我們判斷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可能又迎來一個轉折點,但這是一個大拐點還是小拐點還有待觀察。
NBD:您提到產能利用率的回升和工業產品價格的回升,是否表明化解過剩產能正在發揮作用?
黃利斌:進入8月份后,去產能的節奏明顯加快。到8月底已完成鋼鐵全年產能壓減任務的77%。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能夠完成全年壓減鋼鐵產能的任務。目前,鋼鐵和煤炭市場秩序和企業效益狀況改觀。9月中旬,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比年初上漲37.5%,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格上漲51.4%。前8個月,鋼協會員企業盈虧相抵由去年同期凈虧轉為盈利。
NBD:在化解落后過剩產能的同時,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就是培育新動能。高新技術產業在三季度的表現如何?
黃利斌:首先必須看到,在工業門類中,制造業的增速要快于整體工業,今年1~8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0.9個百分點,而且制造業的增速是要高于GDP增速的,前8個月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也提高到85.9%,2014年和2015年這比重分別是82.8%、84.7%。這說明我國工業結構的確在調整、升級。
高技術制造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符合需求升級方向和品牌引領的行業運行態勢良好。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到12.2%,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新高。新能源車、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等產業都在快速增長。
談應對挑戰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NBD:目前工業經濟的難點和挑戰還有哪些?
黃利斌:當前,從需求端來看,有效需求增長乏力。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2%,與上半年比較,固投增速在回落。其中,工業投資大幅回落,1~ 9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僅增長3.1%,增速同比回落5.2個百分點。前8個月,外貿貨物同比下降7.1%,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僅增長0.1%。三大需求中,僅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從供給端來看,傳統動能修復投入不足。盡管高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新動能的較快增長不能抵消傳統動能的減速下滑。目前結構調整過程中,任務最重的還是工業。如果企業盈利不改善,就影響企業投入,進而影響轉型升級。
分地區來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一些省份由于產業結構偏重、“原字頭、初字號”產業集中,困難程度較大。從行業來看,上游能源和原材料行業生產經營仍較艱難。
NBD:應對上述挑戰和難點,我國還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
黃利斌:還是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工業領域,一是堅定不移去產能,分業施策,加快傳統動能的修復,繼續發揮好傳統產業對工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二是千方百計降成本,落實好國家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提高企業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微觀經濟主體活力;三是加大力度補短板,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穩步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