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隱性資金注入未明顯體現在M2增速上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0 00:54:35

2016年金融支持力度較大,這有助于明年經濟企穩。但M1增速持續偏高,局部資產價格泡沫也需要密切關注。建議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節奏加以適度調整,以避免因債務置換過快而引發實際融資增速過快。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沙斐    

◎每經記者 沙斐

10月18日,央行公布今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總體來看,金融數據出現一系列回暖的跡象。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當前經濟運行緩中趨穩,宏觀經濟環境逐步改善,多項經濟指標向好,下半年GDP增長6.7%左右可期。但有兩大因素的未來走勢值得關注:一是房地產投資能否保持平穩,二是民間投資能否改善。當前需要采取多方面的針對性舉措,從供給側、需求側齊發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總之,2016年金融支持力度較大,這有助于明年經濟企穩。但M1增速持續偏高,局部資產價格泡沫也需要密切關注。建議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節奏加以適度調整,以避免因債務置換過快而引發實際融資增速過快。

M1、M2剪刀差格局并未改變

NBD:9月末M1余額45.43萬億元,同比增長24.7%,較8月末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什么?M1和M2的剪刀差進一步收窄,是否能驗證資金活性在上升?

連平:9月M1增速回落主要受高基數效應影響。盡管如此,M1增速持續較高也表明當前各類市場主體對于流動性的偏好依然強烈,資金活期化趨勢明顯,樓市高溫下居民定期存款向企業活期轉移持續存在。

當前,還有一個國內很多人不太注意的問題,就是債務置換所帶來的信貸的隱性投放問題。受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影響,實際信貸增長較數據顯示的要快。截至9月底,今年地方政府已發行政府債券5.08萬億,而其中絕大部分債券用于債務置換。考慮到去年信托類利率相對較高的地方債務或已優先于銀行貸款進行置換,今年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大多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保守估計,截至9月底,被置換的銀行貸款約3.5萬億~4萬億元。因此,1~9月實際信貸增長已近13.7萬億~14.2萬億元,實際余額增速或在16.5%之上。如果今年末信貸增速和去年持平為13.3%,則全年凈信貸投放約12.5萬億元。

另一值得警惕的問題是,債務置換過程中金融機構對于市場的隱性資金注入并未在M2增速上得到明顯體現。而金融機構大量參與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債務置換的直接結果表現為金融機構債券投資增速大幅提升。但由于債券整體規模和貨幣創造能力相對弱于信貸渠道,因而債務置換并未對M2構成較大影響。

綜合而言,2016年金融支持力度較大,這有助于明年經濟企穩。但M1增速持續偏高,局部資產價格泡沫需要關注,建議對債務置換節奏加以適度調整,以避免因債務置換過快而引發實際融資增速過高。

NBD:此輪金融數據回暖是否具有趨勢性?后續還需從哪些政策領域發力?

連平:總體而言,目前M1和M2剪刀差的格局并沒有改變,這或將出現兩種情況:一方面,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流動性是比較充裕的;但是另一方面,又反映這些錢目前還沒有很好地加以使用,資金閑置的情況比較多。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閑置不等于不會使用。假如企業有其他的渠道,可能會把活期賬目上的資金進行投資,這意味著后續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某一領域。但要注意避免更多的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推動形成一二線城市局部泡沫。

綜合來看,前期企業、居民信貸投向結構失衡的狀況在債務置換影響較小的情形下有所改善。未來在實體經濟逐漸有所起色,M1與M2剪刀差緩慢收窄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加大力度培育新興產業,積極推進PPP等模式。這既能進一步改善和優化信貸投向結構,又可以逐漸提振民間投資。然而,考慮到債務置換影響,今年實際信貸增速較快,短期內在引導和優化信貸投向結構的同時,也要合理控制信貸增速,并適當調節債務置換節奏。

長期看房地產貸款占比上升

NBD:企業融資需求和投資意愿上升,是否會對“去杠桿”形成壓力?

連平: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負債率是偏高的,且目前還在進一步上升。企業信貸增速過高,勢必會帶來杠桿率的攀升,因為企業負債還在增加。通常來說,經濟景氣度較高時,由于貨幣政策收緊和信貸的收緊,企業的杠桿率較為平穩,甚至有回落的可能性;但當經濟下行、盈利下降時,企業出于資金壓力,通常會加杠桿。

當前市場利率整體低位運行,本輪降息以來各類利率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回落。2014年底至今,貸款基礎利率(LPR:1年)由5.51%降至4.30%;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由6.77%降至5.26%;同業拆借利率以1月期為例,由4.0%左右降至2.7%;國債到期收益率(1年期)也由3.5%左右降至2.2%附近。當前各類利率幾乎已是或接近次貸危機后的最低水平。

總體上,貨幣政策是向松調整的。在此情況下,企業信貸也會有所增長。但我們確實要注意,信貸過度增長,所帶來的杠桿快速上升,可能為未來的風險埋下隱患。

NBD:9月份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量在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額中的占比下降。隨著各地樓市調控政策的出臺,未來住戶部門貸款下降是否是大概率事件?

連平:這是肯定的,尤其今年四季度下降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房貸屬于需求驅動型業務,市場需求下來了,房貸也會收縮。這個趨勢,短期內可能會下降得稍微明顯一些,因為成交會有比較明顯的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104.11萬億元,房地產貸款所占的比重約為23%~24%。而發達國家按揭貸款占整個貸款的比重均在40%以上,相比之下中國的房貸占比是比較低的。可能在明年或者后年,房地產貸款占比增速會慢下來,但是長期上升的趨勢可能不變。

NBD:央行公布數據顯示,9月末外匯占款環比下降3375億元,創2016年1月來最大降幅,外匯占款連續第11個月下滑,這背后釋放了什么信號?

連平:外匯占款降幅再度擴大,主要原因有:一是中秋、國慶假期出境游需求旺盛,季節性因素帶來購匯需求階段性增加。二是9月市場傳言“人民幣正式納入SDR后將進一步貶值”,在貶值壓力及預期背景下,購匯需求進一步放大,結匯觀望情緒增加;三是監管層調節外匯市場供求可能也對外匯占款產生一定影響。四是正如央行發言人指出,為支持“走出去”戰略,央行向一些金融機構提供了相關外匯資金安排。

外匯占款連續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下行背景下,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快,居民跨境資產配置需求增加,也是資本流出增多、外匯占款下降的重要原因。因而,應客觀看待外匯占款的減少,不宜過度解讀。

NBD:當前中國企業和個人在海外擁有越來越多的投資,這是否是件好事?

連平:總體上,中國已經進入了資本輸出的階段。這一趨勢是不會逆轉的,因為中國企業的實力在增強,有更多的海外投資的需求,包括在海外購買技術,在海外進入市場等等。但中國也確實有一些自身特殊的問題,比如很多私企老板,出于種種考慮會將大部分資金投資到海外,這個是我們要關注的。

出于全球資本配置對國家影響的考慮,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私人投資在國內,以促進國內的投資增長。但長期看,海外投資逐步加快,全球資產配置需求增長的趨勢是難以逆轉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隱性資金注入未明顯體現在M2增速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