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7 22:28:58
根據爆料,邦地產調查發現,上海國貿天悅存在違規收取房款外的多名目款項的情況。
每經編輯|王寶汗
昨天,邦地產調查了,引起熱烈反響,許多邦地產粉絲告訴邦地產,大名城其實并非個例,還有一個名叫國貿天悅的項目,也存在違規收取房款外的多名目款項的情況。
根據熱心粉絲提供的線索,邦地產以購房者身份來到位于上海松江佘山的國貿天悅項目調查。
在熟練地介紹完項目的區位和戶型之后,邦地產表示有意購房,案場銷售便開始談到房屋價格和支付方式的問題。
據介紹,項目在售的一套12樓90㎡套的房源,目前總價約392.8萬,9.8折之后總價約384萬。
也就是說,差不多優惠了8萬塊,這個力度不算小。但置業顧問話鋒一轉,強調“想要獲得優惠,前提是必須先繳納6萬元”。
這“6萬元”是什么?在邦地產的追問下,置業顧問才透露,這是“特惠申請”,必須先交納這個申請費用,才會給予總價之上打9.8折的優惠,貸款也是以優惠后的數字為準。
而簽約之后,先繳納10萬元定金,并同時繳納“特惠申請費”,之后一周內需要付齊三成首付,如需,簽約后90天內需要付齊剩下的首付款項。
但據該置業顧問介紹,這6萬元特惠申請費,不計入房屋總價,也就是說,這6萬元是另外收取的。但其強調,這個特惠申請是開發商特別給出的讓利。
但是這“6萬元”的特惠申請收費,是否合規呢?
根據10月14日住建部在會議中,對房地產開發企業“9種不正當經營行為”做出的明確界定: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捂盤惜售、暗中加價收費、捆綁搭售、“一房多賣”等都屬于違法違規銷售行為。
也就是說,在整個商品房預售過程中,開發商是不允許通過各種名目,變相收取額外費用的,也不允許變相強制收費不計入房款不作抵扣。
按照上述規定,國貿天悅的所謂“優惠申請費用”,可以被認為就是變相額外收取費用。雖然,它的名義并不是電商團購費一類的附加營銷費,但實際功能和用途卻是一樣的。
有資深上海地產圈人士向邦地產直言,現在市場上很多“電商費”一類的額外收費,都是用這個形式收費。如果不交這筆費用,就按原價計價,其實很多優惠是開發商既有規劃的,但限于這個“規定”,很多購房者還是必須接受,繳納費用,這其實相當于變相的強迫消費。
“其實如果給1萬優惠,直接優惠1萬元錢就可以了,但現在有些開發商用額外收取優惠費的形式操作,其實還可能是為了避稅,即涉嫌將部分房價轉成其他費用涉嫌偷稅漏稅。”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邦地產,就算是其他包銷或營銷公司收了這筆費用,也必須開具發票,如果沒有開具發票,同樣涉嫌偷稅漏稅。
“如果說開發商真的有誠心實意給消費者購房優惠,應該直接在總房款中扣除,而不是通過巧立名目的方式變相收取各種款項,謀求私利。”
這是很多業內人士的聲音,也是邦地產的看法,希望在這一輪市場調控中,這種地產營銷過程中的違規現象能被清理,還大家一個透明便捷的置業環境。
延伸閱讀“邦地產評論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