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爭搶旅游市場增長點的亞洲商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01:23:50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執行理事祝善忠:中國是全球出境游領頭羊,門票等影響入境游

◎每經記者 謝振宇

與旅游業結緣30余年的祝善忠,由原中國國家旅游局副局長一職轉任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縮寫:UNWTO)執行理事已3年。

昨日(9月26日)上午,在四川成都出席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世界旅游高峰論壇時,祝善忠向在場人士推介UNWTO第22屆全體大會明年將在蓉城舉辦。

對比國內旅游業數據,出境游增速明顯高于入境游水平。未來中國旅游的發展趨勢如何?祝善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出境游仍會快速增長,但由于增速已非常高,由于基數變大,增速水平或會逐漸放緩,而入境游增速相對偏緩,主要受制于簽證、門票價格高等因素。

出境游中休閑比例會更高

旅游業無疑是全球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對全球GDP貢獻超過10%,且每11個工作中有1個由旅游業創造。

全球旅客數再攀新高。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去年國際旅游人數為11.8億人,較2014年增長4.4%,世界旅游收入總計1.4萬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3.6%。

“旅游業是出口多元化的重要支點和因素,對于新興經濟體以及發達經濟體,旅游業在所有的服務出口中占30%,旅游業比世界貿易有著更快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和數字將會持續增長。”祝善忠說道。

據祝善忠介紹,亞洲以及亞太地區,國際入境游客在不斷增長,在2015年增長了6%,達到了2.79億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國,實現了1140億美元的收入,也是世界上第四大的國際游客目的國。”

根據銀聯國際和中國旅游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16年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中國2015年出境游人數為1.2億,出境游同比增長9.8%,出境游消費1045億美元,同比增長16.6%。

“中國是全球旅游出境游的領頭羊,2015年出境旅游同比增長了10%,且從2004年開始就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水平。”祝善忠表示。

祝善忠看好中國旅游業出境游仍快速增長,同時他向記者表示,中國出境游的增速已非常高,未來或不會每年保持目前的高增速。“但我覺得,中國游客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出游國家越走越遠、越來越多,這是趨勢之一。”祝善忠認為,出境游中休閑的比例會更高。

入境游服務能力待提高

與出境游高速發展相對應,國內入境游增速稍低,且增速明顯放緩。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5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中國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1.33億,入境游人數同比增長4%,入境游外匯收入1175.7億美元,同比增長0.6%。

“入境游方面,這幾年中國政府、國家旅游局,包括各省級政府部門都做了很多宣傳推廣工作。”祝善忠認為,中國近年力推國內旅游業的發展。

在祝善忠看來,國內入境游雖每年還有一定速度的增長,但增速不是很快,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首先,基于簽證問題。在我國辦理簽證不像其他一些國家方便。其次是旅游區接待能力。祝善忠認為,另一因素是我國景區門票價格稍高。

英國薩里大學航空研究中心主任雷錚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入境游增速放緩,也因面臨更多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加上比如歐美游客的需求多是度假性質,而中國目前很多目的地還主要是觀光。

對于國內旅游景點的發展,祝善忠建議,更重要的是把服務、衛生、交通等做好,提高服務檔次才能吸引更多游客。

祝善忠還向記者介紹,UNWTO近來正力推簽證便利化、安全系數等工作。G20經濟體執行相應政策,促進了簽證便利化,而經驗表明,這些政策能實際促進國際旅游業的發展,并且促進增加工作就業機會。

旅游業發展與航空業息息相關。祝善忠表示,去年世界旅游組織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召開大會,并將旅游業和航空業的官員們匯聚一起共同探討問題,雙方面臨的挑戰也需要旅游業和航空業共同來解決,包括市場準入等問題。

中國出境游研究所主任沃爾夫岡·奧爾特:中國出境游新目的地催生全球商機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我國出境游進入了“億人次”時代。日前,由銀聯國際支持、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出境游人數將同比增長11.5%,達到1.33億人次。

“中國人的境內境外游,從目的地選擇、游客人口結構到消費習慣等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作出該總結的是觀察了中國旅游市場長達38年的沃爾夫岡·奧爾特。他現在是中國出境游研究所主任,這個研究所也是世界旅游理事會的組成部分。

昨日(9月2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世界旅游高峰論壇上,沃爾夫岡提到,旅游市場是非常需要辨別需求的市場,中國出境游基數龐大,還需要針對不同需求做進一步細分,對應的旅游目的地也需要根據中國游客的偏好設計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尋找未來市場增長點,全球的航空業、旅游業不約而同將目光瞄向亞洲,而中國因為人口基數大,更是爭搶的重點。

根據沃爾夫岡給出的數據,近年來國人出境游最大的變化就是目的地的選擇。“設想一下,當你欣喜地告訴朋友去香港旅游,朋友的反應會怎樣?”沃爾夫岡說,現在常常能聽到的回答是:“那又怎樣,早都去過了。”

數據也表明,港澳臺這類傳統的旅游目的地已經逐漸失去吸引力。據中國出境游研究所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游消費規模增速大幅下降至3.4%,而過去可以達到10%以上的增長。

沃爾夫岡提到,增長下滑,港澳臺地區占很大影響,“內地游客在港澳臺的消費總額已經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為-7%。”而出境游客在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消費依然實現了16.6%的增長,尤其是日本、韓國、泰國等地中國游客數量近乎翻番。

中國出境游早期是以觀光看景為主的“走走走”,到前幾年的“買買買”,發展到近兩年,旅游節奏轉向以休閑體驗本地生活的“慢慢慢”。

對此,沃爾夫岡提到,中國游客的消費習慣和年齡結構也發生了改變。“80后”、“90后”或是“00后”,雖然沒有太多資金,但他們的旅游意愿強烈,而那些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逐漸有了更多時間和資金,正成為出境游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中國人出境后對奢侈品的消費熱情也在逐步減退。沃爾夫岡說,以前LV在中國出境游客購買清單中排名前三,現在已經排到第十位。

跟蹤中國旅游市場近40年的沃爾夫岡提到,中國人在旅游這件事上的“喜新厭舊”正為全球旅游業包括航空業帶來更多商機,“想抓住這一機遇,旅游目的地還需要做更多針對中國游客的規劃。”

首先就是開發新的旅游目的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統計數據顯示,當中國人去澳大利亞旅游,78%的人會留在主流的目的地感受傳統的旅游項目。

沃爾夫岡表示,目前來看,出境游中跟團依然是主要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要考慮把游客帶到其他區域,而不是擁擠在一些主流的旅游城市,要用新的目的地和旅游產品、服務去吸引更多的中國旅客。”

多位航空企業人士提到,挖掘旅游新資源,對于航空業也是開通更多航線的機會。亞航商業部經理阿里克·德表示,“為什么你要去歐洲旅游,因為新鮮,同樣的,歐洲也會對亞洲感興趣,由此,給開通新航線創造了潛力市場。”

沃爾夫岡則提醒,在這個環節中,機場發揮的是吸引游客的門戶作用,“不僅僅考慮航線,還有機場周邊建設、周圍城市建設,才能發展旅游業。”他建議,針對中國出境游客的產品應該進一步細分,比如一條攝影路線,會非常受中國游客的歡迎。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主席大衛·史考斯爾:安全問題制約旅游業

◎每經記者 陳耀霖

“今年對旅游業而言是個‘多事之秋’年,希望2026年的航線大會上,我不用再談旅游安保問題了。不過,談脫歐產生的影響肯定是免不了的。”昨日(9月26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WTTC)主席大衛·史考斯爾(David Scowsill)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世界旅游高峰論壇上幽默地說道。

作為世界旅游業的頂級協會之一,WTTC每年發布的《經濟影響報告》在業內都受到極大關注。而其舉行的“世界旅游旅行大會”也是每年一次的世界旅游業盛會。作為WTTC主席的大衛·史考斯爾對中國并不陌生,因為2014年該大會曾在海南三亞舉行過。

對于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大衛·史考斯爾進行了專訪。

2035年全球出境游達20億人

NBD:全球旅游業有何令人亮眼的表現?

大衛:根據WTTC統計,旅游業為全球經濟貢獻將近2.84億個工作機會,幾乎每10份工作中就有1個和旅游業相關。目前,旅游業在全球GDP中占到7.2%,在全球服務出口額中占30%。此外,還有近8000億美元的投資直接跟旅游業相關。今年,這些資金除了投入在航空等基礎設施上,在高鐵建設上的投資額尤為突出。

NBD:未來幾年里,WTTC對旅游業對經濟的帶動有著怎樣的預測?

大衛:未來10年內,旅游業對全球GDP的貢獻將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到2026年,全球每10個工作中就有1個跟旅游業相關。我們預測,國際出行將越來越頻繁,到2035年,全球出境游玩的人數將會翻一番,達到20億人。

NBD:目前,全球旅游業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大衛:安全問題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因素。恐怖主義襲擊不斷,除了游客出行數量減少外,有的國家甚至因此關閉了簽證政策,這對旅游業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將成世界最大旅游業經濟體

NBD:目前,在WTTC看來,中國的旅游業市場發展如何?未來又存在哪些機遇?

大衛:實際上,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旅游業的重要作用。根據我們預測,旅游業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1%,而在2016年底之前,這一數字將達到8%。此外,旅游業為中國提供了6600萬個就業機會。我相信中國將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業經濟體。

NBD:您如何看待中國的出境游市場?

大衛:中國出境游人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而中國游客的購買力也早已聞名于世。不過,這一塊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WTTC和美林銀行的預測,目前中國超過90%的旅游業收入貢獻仍然來自于國內旅游。而在境外旅游上,到2019年,我們預測將有1.74億的中國出境游客,而對世界貢獻的總消費額超過2640億美元。

NBD:與其他亞太地區國家相比,中國發展旅游業有哪些優劣勢?

大衛:談到優勢,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是最明顯的表現。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已經新建了55個機場;在過去三年當中,花費近7000億美元投資超過303個項目,包括鐵路、高速公路、水路、機場等,尤其是中國高鐵的發展。

NBD:那么,未來中國要繼續開放旅游業市場還存在哪些瓶頸?

大衛:我著重想談一下簽證問題。如果更多的國家開始使用電子簽證,一是可以更快得到信息反饋,二是出行更加安全。此外,中國還需加大對國內一些景點的宣傳力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