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美大選首辯勝機對半兩候選人各有“好牌”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01:23:40

 每經編輯|宏觀頻道 李彪     

◎宏觀頻道 李彪

作為美國大選前首次電視辯論的主辦方,跨黨派的總統辯論委員會日前宣布暫定三個議題,依次為“美國方向”“成就繁榮”和“保障美國安全”。

首辯成功與否,對于選民手中的選票投向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希拉里和特朗普手中各自有哪些牌可以打,成為關注的焦點。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希拉里和特朗普的風格差異明顯,兩人手上也握有不少的牌,最后的結果可能是一半對一半。

美國大選進入膠著狀態

美國廣播公司(ABC)與《華盛頓郵報》聯合民調最新的數據顯示,希拉里與特朗普支持率在電視辯論前基本持平。在受訪選民中,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分別為46%和44%。另有5%的人支持自由黨人加里·約翰遜,1%的人支持綠黨候選人吉爾·斯特恩。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初時,希拉里的領先優勢曾一度達到8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美國大選支持率的天平從最初一邊倒的趨勢,逐漸進入到希拉里與特朗普勢均力敵的狀態。

胡星斗稱,希拉里前段時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有可能成為她的弱項,也是她近日民調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對于希拉里深厚的政治經歷,特朗普走的是更商業化的路子,兩個人成長和生活的環境不同,自然也就造就了各自政策主張的差異。比如在經濟主張政策上,希拉里主要從強勁增長、公平增長和長期增長三個角度詮釋她的經濟政策:鼓勵企業和員工分享盈利所得,鼓勵各州根據實際情況提升各州的最低工資,通過改善資本利得稅來鼓勵可持續發展性企業。在對待金融改革上她希望通過提早規避風險的方式防止經濟危機再度發生。

特朗普與經濟相關的話題主要集中于稅收體制改革、中美貿易戰、美墨貿易戰等方面,主張為中產階級減稅,阻止中國對出口貿易進行所謂“非法補貼”,要求墨西哥政府支付美墨邊界圍墻的費用等。

同時,在反恐問題上,希拉里一直以來在打擊“伊斯蘭國”策略上與奧巴馬政府高度一致,被共和黨人指責不夠強硬,特朗普反恐問題上立場強硬,更加迎合部分美國民眾不斷加深的不安全感。

胡星斗認為,希拉里代表了美國民主黨注重公平的特點,關注民主、人權,對窮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在國際社會事務的很多方面可能會繼承奧巴馬的現有策略。特朗普則有共和黨保守的特點,對待難民、極端分子問題上采取強硬的態度,主張效率,試圖削減社會福利。

第一場對決或難分高下

對于第一場正面交鋒,雙方似乎都已經做足了準備。

《華爾街日報》曾在上周報道,希拉里的團隊模擬了兩版“特朗普”:一個是充分了解情況、克制冷靜的特朗普;另一個則是我行我素、十分挑釁的特朗普。特朗普雖然對外界宣稱將不進行模擬辯論,因為他擔心準備得太多就會影響臨場發揮,但是,他的競選團隊還是專門聘請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希拉里的“心理檔案”,運用數據分析希拉里過去16年來的辯論演講,尋找她的弱點。特朗普甚至打算邀請希拉里丈夫、前總統克林頓曾公開承認的婚內出軌對象——珍妮弗·弗勞爾斯出席首場辯論,并于前排就座。

兩位候選人對這場辯論為何會做如此多的準備工作?這自然與選民對辯論本身的關注分不開。

《華爾街日報》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最新民調顯示,有34%登記選民說,3場總統辯論對他們極為或相當重要,有助于他們決定支持誰當總統。另外有11%的受訪者屬于“會被辯論說服”的一類。

最關切的辯論者包括希拉里視為制勝關鍵的好幾個族群:西語裔中的49%、非裔中的42%及35歲以下選民中的39%都表示,辯論對他們極為重要。

胡星斗說:“特朗普顯得比較魯莽,隨心所欲,同時又有商人的精明,希拉里顯得更為老道,但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她是一個經常說假話的騙子,不是特別讓人信任,特朗普反而讓人覺得真誠、可信。但是,(同樣一群觀眾又可能會擔憂)特朗普的一些決策會帶有魯莽的色彩。”

胡星斗認為,在首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特朗普可能會指責希拉里做美國國務卿時表現軟弱,導致恐怖組織興起,另外沒能帶領美國走出經濟低谷,美國在世界上的權威受到挑戰等。希拉里可能會指責特朗普缺乏政治經驗,不了解世界政治情況,激進的政策可能會挑起更多的世界動蕩等。

“(希拉里和特朗普)兩人手上相互可打的牌還是不少的,但是,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對半開。”胡星斗說,特朗普可能會受到一些華爾街人士、中產階級、商人的支持,希拉里可能更多受到中下階層、藍領工人、婦女、黑人的支持。

一位不愿署名的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在美國的華人朋友幾乎都是支持特朗普的,很少有人支持希拉里,因為從希拉里的政策主張來看,她主張讓更多外來移民進入美國,他們認為這會帶來更多就業壓力和社會安全隱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