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0 01:29: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凌建平 實習記者 王晶
◎每經記者 凌建平 實習記者 王晶
針對用友網絡披露的半年報數據以及轉型前景,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整理資料過程中發現,國內外多家券商發布了觀點截然相反的研究報告。
在國內券商中,中銀國際、長江證券、東吳證券、光大證券對用友網絡的投資評級為“買入”。這些券商認為,傳統軟件業務業績拐點已現,用友網絡的企業互聯網業務增速持續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增長形勢喜人,因此看好用友網絡的未來發展。
與國內券商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券商USB瑞銀發布的研報認為,用友網絡轉型到互聯網增長迅速,但繼續虧損,尤其是在企業級服務方面只到半途,而且管理層沒有對2016年的收入和盈利等作出任何指引,因此維持對用友中性評級。
多家國內券商給“買入”評級
中銀國際8月11日發布的研報認為,“公司主要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隨著業務深入發展,新的互聯網企業級服務及互聯網金融將與公司根基深厚的傳統軟件及服務產生融合協同效應,我們認為用友業績拐點將至,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ERP國產替代加速助推業績反轉,軟件與金融雙輪驅動用友發展。
大隱基金前海晟達投資總監金銀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的估值、概念和傳統行業不一樣,互聯網主要是看用戶量,用戶量多的企業估值就高,如果用友網絡轉型的業務成熟,或者達到一定規模,對市場有一個占有率,那么整體市盈率就會比較高,這樣對股價有支持作用。一般來說,軟件行業上半年是虧損的,下半年會集中釋放業績,這是軟件行業的特征。在主業下滑的情況下,我們對主業的看法是中性,而對轉型的互聯網新業務這塊,我們看的是偏多。”
長江證券認為,用友網絡的轉型已初見成效,其中企業互聯網服務仍以線上客戶量為導向,而互聯金融已經走過客戶量的考核期,邁入收入和利潤為導向的新階段。后續在軟件+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金融加速融合的基礎上,用友的企業互聯網生態圈指日可待。
國外券商:轉型拖累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友網絡發布一季報后,國外券商高華證券的研報表示并不看好用友網絡的轉型。其報告認為,“雖然用友網絡的互聯網業務增勢良好,但較小的規模使其中期增速難以推斷,尤其在銷售、管理費用高企的情況下,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客戶規模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軟件即服務業務(SaaS)競爭加劇。短期內,我們擔憂公司的大舉支出策略會對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上述擔憂,在用友網絡的半年報中也得到印證。用友網絡解釋虧損擴大的原因時稱,“主要原因是報告期持續加大對企業互聯網服務業務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投入。”
在今年6月的報告中,瑞銀認為,雖然用友在互聯網服務方面的收入增加很快,但要盈利時間尚早,用友從軟件企業轉型到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方向是正確的,但競爭將是激烈的,2018年才有盈利的可能。
華林證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用友對轉型的投入還是很大的,這是一個導入用戶數量的過程,因此互聯網金融業務有明顯的增長,尤其是支付業務,同比增長了345%上,而用友的互聯網服務業務的客戶數量也已超過120多萬。所以,用友在互聯網新業務的發展增速明顯,但是整體來看,用友前期投入很大,因此互聯網業務目前還是虧損的。
事實上,自從用友網絡開始擁抱互聯網,其銷售、管理費用就一直居高不下。2015年,用友網絡的銷售管理費用率從2014年的57%增加10個百分點;而今年上半年,用友網絡的銷售費用為4.80億元,同比增長16.64%。
“現在的互聯網開始從消費互聯網走向企業互聯網,用友網絡本身擁有很多企業用戶基礎,在(新業務領域)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并且新業務剛剛開始,互聯網業務前期需要多投入,讓用戶養成一種習慣,對其發展還需要些耐心。目前,用友的互聯網業務發展核心就是把企業用戶服務好。”易選股互聯網證券創始人、鍵橋通訊的董事易歡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