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B20峰會傳遞強烈信號 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7 00:19:41

  作為G20框架下的工商界工作平臺,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在9月3日先于G20開幕。由全球533位工商企業、商協會、國際機構和智庫代表組成的5個議題工作組,經過全方位、多渠道的密集研討,形成了政策建議報告并向G20峰會提交。其中,伊利集團代表、執行總裁張劍秋在峰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談到的打造“品質企業”、促進全球發展的建議,格外引人注目。專家認為,這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國際期待:中國企業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今年B20的東道主,中國企業的聲音一直備受國際社會的期待。9月3日開幕的B20杭州峰會,中國企業在參與數量和程度上都表現搶眼。據統計,多達156家的中國企業參與了政策建議的討論,占到了成員總數的三成;中國企業主導提出的eWTP、G20智慧創新倡議、打造品質企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全球投資政策環境等倡議,得到了國際工商界的廣泛支持,使峰會帶上了鮮明的中國印記。

在往屆的B20舞臺上,中國企業的參與度沒有這么高。對比之下,這一變化固然存在主場優勢,但更多還是與近年來中國企業逐漸崛起,參與全球經濟活動、經濟治理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有關。伴隨中國影響力的增長,中國企業也與世界頻繁互動,并在一些領域成為改革創新的領頭羊。從以前的“買票看戲”到當今的“登臺唱戲”,中國企業的影響力正得到更廣泛的肯定與認可。中國企業的崛起,也讓世界渴望用中國鑰匙,打開全球經濟前行的新大門。

中國貢獻:打造品質企業,推進品質革命

就在不久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了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促進“中國制造”完成一場“品質革命”。而在本次B20峰會上,伊利集團代表、執行總裁張劍秋接受采訪時談到,要通過建設品質企業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和平衡增長,這一說法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

張劍秋表示,應對當前全球經濟領域的機遇與挑戰,企業首先要以品質為信條,打造“品質企業”。“品質企業”,就是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據張劍秋介紹,在8月25日全國工商聯“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會”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主題演講中對“品質企業”做了深入地闡釋。他表示,“品質企業”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有品質的品牌、有品質的產品和有品質的員工。品牌要打動人心,需要持續給人們傳遞積極、健康的品牌理念,這就是有品質的品牌。在生產“有品質的產品”方面,則必須做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品質的決定因素是人,只有具有好品質的員工,才能生產出好品質的產品,才能支撐起好品質的品牌,才能打造中國的“品質企業”。

與會人士認為,中國既是G20成員當中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又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有能力在突破G20的局限、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上,發揮關鍵作用。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關鍵時刻,伊利集團提出的“品質企業”理念,對于推動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關鍵所在。這顯示出中國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

中國行動:實現共贏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為包容性國際經濟秩序的建設提供經驗和榜樣。中國高鐵、中國通信設備產業作為“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在全球五大電信系統設備廠商中已占據兩席。

中國的乳制品企業也不遑多讓。近年來,在董事長潘剛的帶領下,伊利集團先后與新西蘭、意大利、荷蘭、英國、瑞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展開了多領域、多維度合作。伊利集團持續推進“全球織網”戰略,積極整合全球最優資源,用以服務廣大消費者。沿著“一帶一路”的軌跡,伊利在全球鋪開一張涵蓋了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的大網。

張劍秋在接受采訪時說,8月17日中央召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受邀參加座談會,并在座談會后表示,中國企業應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釘釘子”精神,以一名絲綢之路踐行者的擔當,打造品質企業、品質產品,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用行動交上一份答卷。

B20是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的簡稱,是G20框架下國際工商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自2010年辦以來,已舉辦了7屆。今年會議上中國企業的聲音,無疑對G20出臺全球增長對策和全球治理方案,提供最重要的決策依據。

文/鵬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