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半年六成基金公司盈利下滑 誰在背后“吸血”?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7 00:19: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譚婧    

每經記者 譚婧

3000點的A股市場并非想象中的強勢,無論小散還是基金公司等機構都有些無精打采,原因不外乎:不賺錢。這在上周剛披露完的上市公司中報里得到了證實,在上市公司參股的基金公司中,有六成的凈利潤同比下滑,甚至有7家基金公司凈利潤被腰斬,其中不乏老牌基金公司。

不過在此情況下,仍有基金公司盈利逆勢而上甚至大幅增長。那么,導致多數公司利潤下滑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在經過仔細研究和了解后,今日為您進行全方位的呈現。

過半基金公司凈利潤下滑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已于上周披露完畢,透過這些報告,上市公司參股的基金公司盈利狀況也浮出水面。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統計中報數據發現,披露了具體經營數據的基金公司共有38家,除西部利得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出現虧損外,其余基金公司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但從凈利潤增幅來看,仍可感受到市場寒意。除3家基金公司無對比數據外,凈利潤出現增長僅有11家,占比約為28.95%;下滑的有24家,占比達到63.15%。

具體來看,在11家盈利增長的基金公司中,凈利增幅超過100%有華福基金、鑫元基金和財通基金等3家,增長比例分別為2950%、219.44%和107.14%。其他凈利潤增幅為正的有興業、華泰柏瑞、博時、華夏、易方達、國海富蘭克林、招商和長信等8家基金公司,增幅分別為48.02%、29.03%、15.27%、14.75%、10.81%、7.27%、6.4%和3.7%。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資產管理規模前十大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凈利潤穩中有升,顯示出強者恒強的本色。

在凈利潤下滑的基金公司中,方正富邦和西部利得的虧損幅度超100%,達到175%和133%;有4家凈利潤下滑幅度超60%;永贏、長盛、諾安等18家基金公司凈利潤下滑幅度在56.25%~ 4.08%不等。

尾隨傭金擠占利潤

由于主要依賴管理費收入,基金公司收入的多寡通常與其資產管理規模成正比。資產規模排名靠前的公司,其凈利潤也很可觀,如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天弘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分別達到7.69億元、7億元和5.85億元,位列基金公司收入前三。

然而,仔細分析上述38家基金公司的數據后,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12家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同比上升,但其凈利潤卻不升反降,按凈利潤下滑程度高低依次為方正富邦、銀華、東方、東吳、長盛、諾安、創金合信、興業全球、南方、浦銀安盛、天弘和匯添富這12家基金公司。

資產規模同比大增110%排列榜首,凈利潤下滑175%排名最末,方正富邦基金這一反差著實有些“詭異”。目前,該公司僅有7只公募產品,管理資產194億元,其中貨幣基金方正富邦金小寶就達到187億元。眾所周知,貨幣基金不如股票基金等權益類產品的管理費收入高,從旗下基金中報匯總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方正富邦基金只收入管理費1653.86萬元,但支付的客戶維護費就達到877.96萬元,約占管理費53%,這一比例在基金公司中最高。

客戶維護費即是基金公司支付給各大銷售渠道的費用,俗稱尾隨傭金。據天相投顧統計,在納入統計的2624只基金中,上半年向銷售機構支付的尾隨傭金占比管理費約17.4%。通常大型基金公司和銀行系基金公司的優勢明顯,議價能力較強,該比例低于行業均值,如華夏基金為8%左右;而天弘基金背靠互聯網大佬阿里巴巴,主要依靠互聯網銷售,這一比例甚至只有1.14%。反觀方正富邦基金,到手的管理費要交出一半,也難怪規模漲了利潤卻大幅下滑,真是“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而在前述12家基金公司中,尾隨傭金占比管理費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還有浦銀安盛、諾安、長盛、東吳和匯添富這5家基金公司,分別為31.97%、30.99%、28.24%、28.17%和25.96%。

受累權益類基金業績下滑

時隔一年,已是天壤之別,說的就是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的A股行情。今年上半年A股呈L型走勢,不少權益類基金也都出現虧損,從而導致其規模下滑,影響了所在基金公司的整體盈利,這包括了長盛、興業全球等多家基金公司。

以興業全球基金為例,其在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遭遇雙降,其中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為26.36%。Wind數據顯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興業全球基金增加了3只基金,其資產規模新增約196億元,但管理費收入卻下降1969.72萬元。具體來看,目前該公司17只基金中,有12只權益類產品。其中,興全趨勢投資、興全綠色投資、興全全球視野和興全社會責任等7只權益類基金規模下滑,管理費也隨之下滑,同比減少合計超過9000萬元。

規模下滑背后,基金投資收益大幅降低可能是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興業全球基金旗下基金股票差價收入合計為3.06億元,去年同期則達到了139.69億元,同比下滑97.81%;債券差價收入為7224.66萬元,去年同期為11.24億元,同比下滑93.57%。這也直接影響了其基金的總利潤,今年上半年為-5.32億元,而去年同期曾高達157.05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