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6 01:43: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峰會現場報道
G20峰會在9月5日落下帷幕。伯牙鼓琴,子期善聽,高山流水的弦音仍縈繞在耳際。從中國故事到采茶舞曲、茉莉花和月光、天鵝湖的視聽盛宴中,與會各國首腦或許也聽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在將近一周的時間里,我穿梭于G20峰會新聞大廳、會議中心和機場之間,會場內外,點滴之間,無處不滲透著本屆峰會包容共享的理念。
在1.5萬平方米的新聞中心里,每天都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同行。盡管各自語言不同,報道方式不同,但卻共享著這里的場地設備。盡管各自都肩負著“搶”新聞的任務,但當別人正在直播或采訪時,大家依然能相互禮讓。
在峰會開幕前3天就提前到達的塞內加爾和哈薩克斯坦兩國均非G20成員,他們分別是以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主席國和中國特邀嘉賓的身份出席本屆峰會。加上乍得、埃及、老撾、泰國等發展中國家,本屆G20峰會創下發展中國家數量最多的紀錄。
參與此次峰會的,有當前世界上經濟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也有正加快發展的后起之秀,更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的國家。但是,他們都在本屆峰會上受到平等的對待。9月4日,在本屆峰會開幕式上,各成員領導人共坐一張圓桌展開討論,發展中國家也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各國發展水平有高有低,但發展的鴻溝只能縮小,不能擴大,發展的成果只能共享,不能壟斷。二十國集團應當繼續致力于使增長更具包容性,從而惠及面更加廣泛,通過實際行動減少全球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使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的紅利。”中國這樣闡述了本屆峰會包容的主題。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之際,發展中國家能為穩定全球經濟做出哪些貢獻?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的回答擲地有聲,他以亞投行為例表示,發展中國家將推動全球經濟體系的改革完善。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中國邀請到如此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峰會點贊。他表示,這也符合南南合作的精神和聯合國的千年發展目標,要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幫助人民擺脫貧困,“一個都不能少”。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未來的增長引擎,或許將來自于不同國家的包容,不同文化的融合。此次G20峰會上傳遞出的包容共享的聲音,也將韻動全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