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5 23:46:49
民間的創新能力,民營企業的創新和創優能力,對于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國家要做的,就是盡洪荒之力幫助這些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民營企業敢為天下先,無論從政策上、金融上給予支持,創造鼓勵“創新”的土壤環境。
每經編輯|于垚峰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杭州因G20峰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同時也是世界知名企業智慧碰撞的舞臺。
9月3~4日,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在杭州舉行,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代表中國企業參加此次峰會。晶科能源是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光伏企業,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面電站、商業以及民用客戶提供太陽能產品,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中國正在推動綠色金融創新,金融在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具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導資源向低碳行業的配置?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配合?8月31日,出席B20峰會的中國企業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創新政策促進民間投資
NBD: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新舊動力“青黃不接”,中國作為今年峰會的主辦國也首次將“創新”列為峰會的首要主題。您如何看待創新在國際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錢晶:時代送給我們這一代人的禮物是:經濟衰退沒有結束,或許還是剛開始,危機重重。現在是全世界的制造業要重新洗牌、重新起飛的時刻,任何經濟體都不容樂觀,避免經濟進入系統性衰退。在這個時刻,創新尤為重要。
國家只有具備了多元創新的能力,才能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這里頭包括了國際政治,也包括了國際經濟;企業只有重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才能絕處逢生。
在這個其中,民間的創新能力,民營企業的創新和創優能力,對于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國家要做的,就是盡洪荒之力幫助這些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民營企業敢為天下先,無論從政策上、金融上給予支持,創造鼓勵“創新”的土壤環境。
NBD:近年來,全球貿易增速普遍放緩,今年已是連續第四年全球貿易增速低于3%,成為一個世界性關注話題,作為貿易進出口的大國,中國也深受貿易萎縮的困擾,從企業層面如何理解貿易疲軟的內因,如何去促進貿易的進步?
錢晶:受國際經濟特別是歐洲經濟景氣的影響,貿易萎縮,很難說企業能在促進貿易上能做什么,更多的應該是政府,以及政府與政府之間該有更多作為,包括產業內涵與結構轉型,能源結構和能源模式轉型,加強地區更大程度的開放合作,減少不必要的壁壘,推展自由化國際化,讓各個國家能對癥下藥,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
從需求面、供給面、生產面、技術面等全方位改革創新,政府應放低身段,以各種創新政策措施促進民間消費、民間投資。企業則應加大創新勇氣和腳步,從技術、商業模式、經營策略等各方面,進一步挖掘企業的潛力。
NBD:本屆B20峰會將在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領域制定具體行動計劃,您覺得這將給全球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晶科能源以及中國企業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錢晶:特斯拉的創始人Elon musk,最近有一個主張,叫做“時間已到”。什么意思?就是說制造業完全以全新的工業革命的形態出現,如機器人、自動化、云端技術、物聯網等,這個時機已經到了,而真正可以讓自己站起來的辦法,就是全面迎向全新的制造業的時代。這考驗著包括晶科在內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領導決策人的心理素質,適應能力、改變速度和歸零的勇氣。
晶科能源致力于太陽能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目前中國的工商業用電價格將超過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率先實現平價上網;當前的光伏技術和光伏電價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如果在土地、稅收、補貼、融資成本、并網、限電等問題上,政府能再加把力,臨門一腳,這個臨界點就會被突破,一旦突破,市場需求可能呈現幾何級爆發,其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NBD: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健康成長?
錢晶:要從以面面俱到到區隔市場;從以往追求規模,到追求獨特性、唯一性;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經營管理;從簡單的工廠復制到商業模式創新。
綠色金融下的可持續發展
NBD:晶科能源作為中國企業代表之一,參加B20峰會時有提出什么建議?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
錢晶:晶科能源在此前博鰲B20圓桌等議題組會議提出“光伏新能源合作將成為全球寄出設施互聯互通重要載體”、“創新綠色金融工具,新能源才可持續發展”。
能源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基礎,能源資源合作將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要載體。未來電力的需求和供應應在更寬泛的廣度,實現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合作、分享和精準配比,光伏等新能源、特高壓技術及與互聯網的集合,加快了這一目標的實現。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能源國際合作將逐步加深,這必將帶動我國新能源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對外投資的強勁增長。光伏新能能源企業成為推動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主體。
NBD:要實現我國新能源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對外投資的增長,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發力?
錢晶:第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孕育著巨大的能源需求增長潛力。到2030年,世界未來能源和電力增長將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第二:這些區域有的擁有豐沛的光照資源,有的有廣袤適宜光伏電站建設用土地,有的電力供應緊張缺口大,中國領先的光伏企業可以帶去我們的產品,我們的電站設計和建設經驗甚至團隊,帶去資本,讓新能源企業能積極參與到能源發展路線圖,充分新能源企業的主體作用,以及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公眾的投資熱情。
第三:以新能源作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載體之一,加強能源金融合作和支持力度。發揮沿線各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對能源基礎設施、新能源資源開發、新能源產業合作和能源金融合作等項目的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第四:政企合作,國與國間合作,企業解決技術問題,政府幫助提供包括在投資準入、法律、政策便利、稅收等方面支持,各國電力能源企業開展更加廣泛和深入的能源項目合作。
NBD:中國正在推動綠色金融創新,金融在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具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導資源向低碳行業的配置?
錢晶: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向綠色和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轉型。我們呼吁建立一個系統的金融機制,引導私人資本等投資綠色產業。對于綠色產業的融資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通過降低項目融資成本、擴大融資渠道,從而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作為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集成提供商,晶科能源希望借此機會,根據現實業務開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挑戰提出幾點建議:
一、綠色債券。現有的綠色債發行主體以金融機構為主,同時融資成本沒有差異, 要大力發展綠色債, 鼓勵更多商業銀行和新能源實體企業發行綠色債, 支持綠色債通過稅務優惠等措施降低融資成本.規范綠色債券的定義和標準,簡化審批流程,讓綠色債券相較于常規的融資手段具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并能有效緩解新能源融資存在的期限錯配問題。
二、綠色信貸。部分大型金融機構對光伏行業信貸政策還是采用一刀切的原則,對一線光伏制造企業信用評級普遍較低, 融資成本較高。建議建立綠色企業或綠色項目評級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對具有成本、技術、規模等方面優勢,且整體實力較強的一線光伏企業或綠色項目根據評級結果,擇優集中支持,進一步降低他們的銀行貸款、債券等融資成本。
三、綠色IPO。鼓勵金融機構與海外新能源上市龍頭企業合作,支持企業分拆回歸A股,監管部門提供綠色通道,縮短再上市手續和流程;同時開展資產證券化,把電站,特別是已經運行良好,收益預期優質的電站作為資產,增加電站資產的流動性。既可以持有電站,并將電站資產做抵押進行新項目再融資,也可增加電站資產的自由交易,打開二級市場,提高電站的流動性溢價。
四。創新融資工具。融資創新不足,支持金融機構開展補貼金融化,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租金保理、信貸資產轉讓同業等業務。鼓勵銀行通過與經營狀況良好的光伏上下游企業合作,探索供應鏈融資方式。
NBD:借助參加B20峰會,談一談晶科能源以及中國新能源未來發展的前景?
錢晶:晶科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勢頭始終保持樂觀。今年6月阿聯酋創下了發電成本最低的新世界紀錄,每度發電成本僅為2.99美分,這幾乎是當地煤炭發電成本的1/3。說明了光伏電力價格在非單一市場,已經比火電價格更低,成為最便宜的能源了。所以光伏成為世界主流能源不是個時間問題了,而是已經大規模發生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