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1 22:53:54
近日,電力行業內傳出發改委下發特急通知,擬在全國批復100個左右增量配電業務試點的消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改委相關人士處得到證實。該通知稱,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增量配網。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在售電市場改革節節推進當口,作為新電改一大亮點的增量配網放開也終迎加速。發改委于近日特急文件力推增量配電業務試點,有業內人士稱,“此次政策力度之大,超越預期。”
近日,電力行業內傳出發改委下發特急通知,擬在全國批復100個左右增量配電業務試點的消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改委相關人士處得到證實。該通知稱,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增量配網。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表示,增量配網改革推進符合新電改9號文精神,同時也是國企改革的一部分,將逐步引入多元化投資。
據業內人士推算,此次發改委提出新設增量配網項目,預計將新增千億元左右投資規模,目前試點對象更集中于非電網公司運營的配電網絡。
14省輸配電價改革提前啟動
據發改委下發的《關于請報送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擬在全國批復100個左右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增量配網。發改委還要求各地發改委、能源局在9月2日前上報3~5個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同時附項目投資主體、投資規模、輸配電價核定情況。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增量配電網界定,但上述《通知》并未明確定義。目前僅有部分地方標準,山西提出增量配電網資產包括兩部分: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山西晉能國際能源集團以外的存量配電資產及納入全省規劃的新增110kV及以下配電網;貴州則將新成立的貴安新區直管區470平方公里范圍內配電業務劃定為增量。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提出,以“特急文件”形式發文,本身就代表了決策層的重視。曾鳴表示,新電改9號文明確要求增量配電放開,此次發通知更多是為了加速配電改革,不一定有特殊含義。他同時認為,此次在全國批復100個左右試點屬于比較正常的局面,“每個省3、4個左右,數量差不多。”
據發改委官網,8月31日,其在京召開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工作座談會,將原定2017年開展的14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提前到今年9月份啟動,基本實現省級電網的全覆蓋。“輸配電價改革是增量配電改革前提,均利好配網改革。”上述專家道。
地方政府也對增量配網改革頗具期待。曾鳴介紹,地方政府考慮到經濟發展需要和未來電力壟斷被打破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希望也能參與地方配電網的建設與運營,最終達到降低能源成本的目的。
上述專家也指出,部分地方希望增量配電網放開,由此可以建設自己的專屬線路、自備電廠,盤活區域電網,達到降低用電成本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重慶就在今年6月發文,“在符合全市電網規劃的前提下,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選擇新增配網投資建設主體。”
目前配網盈利模式仍單一
據業內依據區域配網一般建設成本測算,此次發改委提出新設100個增量配網項目,預計將新增千億元左右規模投資。
曾鳴則表示,在新形勢下,區域配網將建設成能源互聯網的示范工程,將有清潔能源分布式消納、多能互補、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等多重功能。按照曾鳴的設想,區域配網建設成本將大大提高,由此撬動的新增投資規模將遠超千億元。
據國家能源局去年發布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顯示,2015年至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
但上述專家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由于新增配網建設耗時較長,目前更多關注點在于電改試點區域新增用電負荷帶來的變電站擴容、線路改造,適用于新增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配電網。
“更大的意義在于非電網公司運營的配電運營商能夠進入售電市場,通過接收和改造客戶配電網絡,依靠配網重資產運營維護增強用戶粘性,成為具有優勢的輸配電商。”上述專家說。
對于配電運營商的盈利模式,曾鳴認為,目前還和主網類似,以收取過網費為主,但同時也要承擔保底服務的義務;關于其遠期盈利模式,在上述專家看來,就是配售電一體的模式,“收取配網費、代理售電、提供能效管理等增值服務作為主要盈利點。”
鑒于9月2日為各省上報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截止期,記者曾就推進狀況咨詢發改委相關人士,但并未得到明確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