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力合股份增資比克動力 長信科技重組前景遭疑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31 00:56: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今年2月份,長信科技(300088)針對鋰電池新能源行業的重組宣告終止,并宣布6個月內不再籌劃資產重組。不過,上市公司同時給了投資者一個美好的預期,稱將會繼續深度進入動力電池及其配套產品領域,圍繞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布局,在6個月后將啟動并購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克動力)全部股份。

如今,長信科技的重組限制期解禁,一場資本運作大戲似乎即將上演。然而,長信科技重組的消息還未到來,另外一家A股公司力合股份(000532)3億元增資比克動力的消息卻先發而至,這也引發了部分長信科技投資者對公司重組前景的憂慮。事情的影響究竟幾何?

增資危及長信科技重組?

8月30日,力合股份公告稱,擬同意下屬全資子公司珠海鏵盈出資3億元參與比克動力增資。

資料顯示,比克動力在動力電池領域主要致力于18650三元材料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專注于動力電芯、模組、PACK和整包技術。除了提供全方位的電源解決方案外,重點布局新能源乘用車。在其核心產品18650動力電池領域,該公司產銷量國內第一。

目前,比克動力注冊資本約為2.29億元。股權結構方面,比克動力持股47%,自然人魏憲菊持股43%,長信科技持股10%。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李向前。

力合股份此番增資比克動力3億元,其中845.8180萬元計入注冊資本,2.92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根據公告來看,同期還有“其他股東”將對比克動力進行增資。在上述增資完成后,比克動力的股權結構變更為:比克電池持股42.3%,魏憲菊持股38.7%,長信科技持股9%;而力合股份和“其他股份”分別持股3.33%、6.67%。

據悉,此次增資的款項用途為比克動力擴充產能和補充流動資金,以及支付1.35億元用于購買鄭州比克電池28.6%的股權對價款。

對于此次投資,力合股份稱是為未來產業投資及產業并購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可獲得投資收益。

從上述情況來看,這只是力合股份針對鋰電池產業一筆對外投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消息對另外一家上市公司長信科技的沖擊似乎更大一些。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8月30日,長信科技的投資者蜂擁到互動平臺,向公司發出重組進展的問詢。而有媒體則報道稱,長信科技重組計劃已經落空。

原來,比克動力為長信科技鎖定的重組標的。今年2月,重組失利的長信科技宣稱,將在6個月后啟動并購比克動力的全部股份。從時間上看,如今應該是長信科技同比克動力的纏綿時刻,但事實卻是力合股份等新勢力捷足先登。這難免引起市場猜想。

長信科技:計劃范圍內

事實上,關于力合股份增資比克動力是否危及長信科技重組,一方面要看力合股份對于此次投資究竟是出于何種目的。

記者8月30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力合股份,公司證券部一位人士表示,公司就是看中比克動力的業績對賭條款。鑒于其優良的業績,做出了這個財務性的投資。對于力合股份是否有意愿并購比克動力,該人士認為,對于力合股份而言,比克動力目前的估值和體量太大了,可能不便于公司進行收購。但其同時指出,在資本市場上,一切都充滿變數,其個人現在也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他表示,公司旗下華冠科技也有鋰電池相關業務,未來可能會在行業上下游有所布局。

據公告顯示,李向前承諾,比克動力2016~2018年度扣非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4億元、7億元及12億元。相較于該公司往年業績增幅不小。

而另一方面,長信科技對力合股份此次增資似乎也是持歡迎的態度。

在互動平臺上,針對力合股份增資是否對公司收購帶來不利影響等問題,長信科技回復稱:這更有利于公司與比克動力后續在資本層面的合作,一切都是在計劃范圍內。公司認為,力合股份等增資行為,可以攤薄比克動力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同時也為比克動力注入急需的發展資金,絲毫不會影響公司與比克動力之間的合作。

某種意義上講,長信科技上述言論所言非虛。

根據相關規定,創業板禁止借殼。如果長信科技此次重組公司導致控制權變更,將難以獲得監管層批準。對于這種情況,長信科技的應對措施之一便是攬入比克動力部分股權,從而減少向交易對手發行股份數量,避免控股權旁落;此外,提升實際控制人的持股比例也是措施之一。早前,長信科技實際控制人已于7月份與廉健、廖斌兩位自然人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書》,將持股比例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