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8 21:19:24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誰可力壓群雄占得高位,不僅體現出經營者的智慧,還可反映國民經濟的狀態與趨勢:通過橫縱對比,一國的經濟狀況可從一張“榜單”上略窺一二。
8月27日,在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十五次向社會發布了“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其中,國家電網公司以2.07萬億元營業收入取代蟬聯榜首十年之久的中石化,首次榮登榜首,中石油、中石化分列第二、三位。
在這份榜單中,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卻都在100名之后。
拋開以營收作為核心指標的排名,單看經營效率,在中國500強企業當中,阿里、騰訊、百度2015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6.03%、59.53%、58.64%,完爆榜單上絕大部分企業。
“中國速度”仍占優勢,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中國有500強企業榜單,美國也有自己的500強企業排名,通過對比這兩份榜單,我們能找到中國的優勢和劣勢所在。
今年,“中國500強”入圍門檻為243.5億元,較上年提升7.3億元。而美國《財富》雜志發布的“美國500強”榜單整體上榜門檻則略有下滑,從51.9億美元降為5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2億元)。
2016年“中國500強”實現營業收入59.5萬億元,與2015年相比微降0.07%,增速回落4.9個百分點,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7萬億元,增長6.3%,回落1.2個百分點。
情況看起來似乎不妙,不過在全球經濟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情況并不算太糟。2016“美國500強”總收入為11.99萬億美元,較2015年的12.52億美元減少4.23%,總利潤為8396億美元,較2015年的9445億美元下滑11%。
據《人民日報》測算,2016“中國500強”的營業收入折合9.6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企500強”的79.9%,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中國500強”企業的營收總額已是15年前的10倍。
“中國速度”亦可在今年7月《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得以體現,世界500強中的中國企業數量連續十年增加,與美國的差距縮小到24家。
規模的擴大固然是實力增長的體現,而效益的增長更能反映出企業的質量。這一點上,中國的企業仍處于學習階段。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稱,2016“美國500強”中有55家上榜企業未實現盈利,虧損總額達1316.698億美元,兩相比較,“中國500強”虧損企業數量比“美國500強”同期多17家,虧損面比美國高3.4個百分點。
“企業‘大而不強’,特別是缺乏能與世界一流企業同臺競技的大企業,在合理創新、國際化經營、資源整合、企業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造成盈利水平仍然偏低。”人民日報分析道。
阿里騰訊未進100強
“中國500強”榜單還體現了中國重化工特征持續減弱、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趨勢。
“中國500強”榜單中包括服務業企業157家,較上年增加了6家;制造業企業261家,較上年減少了5家。另外,服務業營收占比首次超過制造業,與國民經濟中服務業超越第二產業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的總體特征相吻合:服務業營業收入占比上升至40.53%,制造業營業收入占比下降至39.17%。
服務業營收首次超過制造業,這符合經濟發展向更高層級邁進的特點,經濟轉型取得一定成效。但天強管理顧問首席咨詢師祝波善提醒道,中國的制造業仍很艱難,創新乏力,這種情況下服務業反超制造業,仍需打個問號。
另外,對比中美各自的500強企業,仍可看出兩國在行業結構上的差別。
從行業來看,“美國500強”主要涵蓋零售、能源、金融、科技、交通、傳媒、餐飲、旅游等熱門領域。eBay、安泰保險、微軟、谷歌、高通、波音、時代華納、喜達屋酒店等國人熟悉的企業均上榜。

2016“中國500強”的前10位依次是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建筑、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平安保險、中國移動,幾乎都是傳統的重資產公司。
2016年美國500強榜單的一大亮點便是蘋果公司殺入前三甲,Facebook上升至157位,亞馬遜殺入前20陣營,位列18。美國科技的公司的表現驚艷。
但在中國,科技公司的排名卻是另外一番鏡像。人們常掛在嘴邊的騰訊、阿里、百度在中國500強榜單中的排名分別為140位、148位、212位,表現并不突出。
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人民日報》針對“中國500強”榜單發表評論稱,中國500強企業“長個子”也要“長腦子”,認為“中國500強”缺乏能與世界一流企業同臺競技的大企業。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我國500強企業研發投入增長7.4%,研發強度為1.48%,同比提升0.19個百分點。共擁有專利67.2萬件,同比增長26.5%;其中發明專利19.1萬件,同比增長33.6%;發明專利占比為28.5%,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另外,標準話語權也有較大提升。2016中國企業500強共參與制定國際國內標準45368項,同比大幅增長50.8%;其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621項,同比增長12.4%。
隨著國家提出“雙創”戰略,“創新”在2015年達到高潮。不過,祝波善分析稱,中國擁有“創新”的愿望,但在環境上仍不理想,活力較強的民營企業生存壓力較大,而國企成本較高,使得“創新”顯得有些乏力。
中國經濟網統計稱,與2015年相比,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企業從上年的297家減至295家,營業收入占比75.9%,凈利潤占比76.7%,居于主導地位;民營企業從上年的203家增至205家,營業收入占比24.1%,凈利潤占比23.3%。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