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1 15:02:16
端午小長假之際,作為“草原天路”恢復免費后迎來的第一個假期,這條公路變得怎么樣了?
還記得河北省張北縣那條美麗的“草原天路”嗎?4月末,“草原天路”即將收費的消息不僅引起了廣泛關注,同時每人次50元的定價也引起了極大爭議 。

在此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張北縣政府迫于壓力又決定取消“草原天路”的收費。從決定收費到取消收費,這條公路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端午小長假之際,作為“草原天路”恢復免費后迎來的第一個假期,這條公路變得怎么樣了?
取消收費后:擁堵再現、垃圾猛增

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與一個月前因收費而變得冷清的場面不同,“草原天路”的人氣已經重新旺了起來。加上恰逢端午小長假,來草原天路游玩的游客較取消收費之前有所增加。在入口的停車場,除了河北當地牌照之外,還有大量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車輛,甚至不乏南方牌照的車輛出現。
但與此同時,車輛隨意停放造成交通擁堵現象也有所增加。記者發現,在一些景色不錯的路段,路兩側并沒有適合停車的區域,一些車輛長時間停下來占道拍照,這使只有雙向單車道的“草原天路”立刻變得局促起來。
在一些觀景平臺的出入口,并沒有專人進行疏導,一旦進出車輛增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路面行駛的速度。

▲取消收費的“天路”又逐漸恢復往日的擁堵(圖片來源:北青報)
一位在“草原天路”入口處值守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他們會加大對路面隨意停車、掉頭行為的監督。同時,也有多位當地居民向記者表示,希望當地政府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拓寬路面的寬度。
除了交通擁堵,景區還出現了垃圾猛增的現象。前不久剛剛去過“草原天路”的北京市民王先生在談起自己的感受時,對沿線觀景平臺上各種游人遺留下來的垃圾始終難忘。
根據景區路線圖顯示,“草原天路”沿線至少設有十多處可供游人進入的觀景平臺。而記者在這些觀景平臺上看到,地面上留有不少游人在此野營后剩下的果皮、食物和飲料瓶等。

▲隨處可見的垃圾(圖片來源:北青報)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有當地官員表示,50元的門票定價是經過成本核算得出的,在各項成本中,天路上多達300人的清潔維護人員的工資及社保福利費用就占了1080萬元。
而多位當地居民也證實,此前他們曾自發雇人進行清潔,后來則由當地政府接手了這項工作。他們中有人也表達了矛盾的想法:我們肯定希望把環境維護好,但還是覺得50元的定價太高,會嚇走游客們。
關于此前收費標準的不同看法也存在于游客當中,不少曾到過“草原天路”的游客表示,除去自然美景,他們并不覺得享受到的硬件設施及環境配得上50元的價格。
免費與保護開發的矛盾該怎么破?

其實,無論“草原天路”是否收費,車輛擁堵和環境破壞的現實一直困擾著當地。今年4月份有媒體記者在“草原天路”實地采訪時,張北縣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草原天路”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33萬人次,最多一天達到了12000輛車。
負責指揮“草原天路”交通和維護草場植被的巡警李樹軍當時告訴央廣網記者:由于沒有強制手段,面對游客隨意停車下道觀光,造成道路擁堵,草場植被破壞的現實,他們也很無奈。
張北縣旅游局局長楊亮之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車流密度大、游客人數多,對“草原天路”區域的生態資源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張北縣每年承擔6000多萬元的費用,用來維護和管理“草原天路”的生態資源。
楊亮介紹說,成本大概分三塊,一塊是清理垃圾保潔的人員、疏導交通的人員和日常工作的人員,成本在一千萬左右,還有去年建設觀景臺、不棧道、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這些的建設連維護,大概五千萬左右,、去年購買的車輛包括垃圾清運車、壓縮車、勾臂車,連購買帶維護五百萬左右,去年應該是六千四百多萬,咱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確實對財政壓力比較大。
每年6500多萬元的維護和管理成本,這也是張北縣之前認為需要收取“草原天路”門票費用的主要依據。對此,大部分網民和游客并不買賬,他們認為杭州西湖風景區免費已達十多年,實現了旅游與城市發展的雙贏,而當年鳳凰古城強行收費導致游客銳減更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曾標價50元的門票(圖片來源:東方IC)
在網民和游客的質疑聲中,2016年5月23日,張北縣政府決定取消“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收費。然而,正如文章上面提到的,取消收費后,游客反彈,但車輛擁堵和環境污染的現象并沒有太大改觀。那么,面對免費游覽可能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而保護開發又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的矛盾,“草原天路”這樣的自然景區又該何去何從呢?
從事旅游規劃、風景道研究工作的專家,北京交通大學風景道與旅游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余青之前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風景道這種新生事物,國家應考慮建立國家風景道體系,對納入到風景道體系的道路與普通公路在政策上予以區別對待,并給予補貼。道路路特的服務基站設施建設80%,地方配套20%。所以有政策保障、資金保障,這一整套建立以后,風景道這些路就名正言順得到了支持和保護。
余青教授表示,從長遠看,有了很好的支持和保護,這樣的景點最終能夠帶動、拉動周邊的旅游相關產業發展,實現全域旅游的發展。比如,在道路沿線建汽車營地、酒店、飲水設施,露營地等等,在這些點上來收費。然后靠這些拉長產業鏈,實現旅游業的有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