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宏觀

每經網首頁 > 宏觀 > 正文

權威人士談當前中國經濟:不應通過加杠桿“去庫存”

人民日報 2016-05-09 13:45:00

二、宏觀調控怎么干?

■促進宏觀經濟健康發展,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招數都要用,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和著力度是不一樣的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問:從一季度情況看,固定資產投資的回升,對于經濟企穩發揮了關鍵引領作用。有一種觀點認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還要繼續用。對此您怎么看?做好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總思路如何把握?

權威人士:這是大家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也是國際上高度關注的問題。能不能把握好這個問題,既影響眼前,又涉及長遠。

促進宏觀經濟健康發展,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招數都要用,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和著力度是不一樣的。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是正確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句話,也就是說,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當前,落實好以上新理念、總基調、大思路,宏觀政策要突出三個要求:

一是適度擴大總需求,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把握重點、節奏、力度。

二是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于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三是注重引導良好發展預期,增強各方面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兩個確保”:

一是確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樣、不變形。要全面、準確、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健的貨幣政策就要真正穩健,積極的財政政策就要真正積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就要更加突出。

二是確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中央多次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把今年的經濟政策真正落地。適度擴大總需求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得到各方廣泛認可,只有扎實向前邁進,才能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使經濟形勢不斷朝著好的方向轉化。

■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

■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杠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最危險的,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兩全其美”,盼著甘蔗兩頭甜,不敢果斷做抉擇

■我們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

■保持戰略定力,多做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后經濟越來越糟

■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確、政策對路,一旦用力過猛,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釀成風險

問:一季度的成績單顯示,一些問題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問題又露出苗頭;經濟工作面臨“兩難”“多難”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復雜性。那么,宏觀調控的著力點究竟應該放在哪里?

權威人士:俗話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困難,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困難,這很正常。問題在于如何準確判斷困難的性質,采取正確措施加以解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理念,坦然正視困難、積極克服困難,勇于闖關奪隘、爬坡過坎,一點一點攻堅破冰,一年一年發展壯大,一步一步走了過來。

當前,確實存在一些“兩難”或“多難”的問題。最突出的表現是,一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實體經濟高杠桿,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壓力,杠桿率就會進一步提高,怎么辦?那就要具體分析問題的性質,看看哪個問題更是要害。

我國勞動力總量逐年減少,產業結構在優化調整,即使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行,社會就業也能保持總體穩定,何況我國經濟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中央一直強調不以增速論英雄。但是,杠桿問題就不一樣了。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這么一比較,就知道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兒,就知道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杠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兩難”也就成了“一難”。最危險的,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兩全其美”,盼著甘蔗兩頭甜,不敢果斷做抉擇。比如,一些國家曾長期實施刺激政策,積累了很大泡沫,結果在政策選擇上,要么維持銀根寬松任由物價飛漲,要么收緊銀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兩難”,左右不是!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就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匯市要立足于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杠桿“去庫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找到了著力點,在操作上還要把握好兩點: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為。全球經濟要從國際金融危機中走出來,需要經歷一個較長過程。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是一場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持久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要樹立信心,堅定戰勝困難的決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后經濟越來越糟。

二是避免不適度。無論是需求政策還是供給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結構政策,無論是發展政策、改革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確、政策對路,一旦用力過猛,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釀成風險。比如,恢復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

 

責編 隋丕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日報 權威人士 中國經濟 房地產去庫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