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部分銀行“五一”未打節日牌 理財經理:“現在是產品選客戶”

證券日報 2016-05-03 09:11:02

“五一”小長假如約而至,但是投資者已經習慣了的節日專屬理財卻“爽約”了。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今年“五一”銀行理財市場顯得“有點冷”,多數銀行在理財產品的發售上也沒有再打“節日牌”。某銀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一般發售不到兩個小時就會被搶完,現在不是客戶選理財,而是理財產品選客戶。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五一”小長假如約而至,但是投資者已經習慣了的節日專屬理財卻“爽約”了。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今年“五一”銀行理財市場顯得“有點冷”,多數銀行在理財產品的發售上也沒有再打“節日牌”,收益率4%多一點的產品竟然成為了各家銀行的明星產品。

某銀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一般發售不到兩個小時就會被搶完,現在不是客戶選理財,而是理財產品選客戶。

“節日牌”失寵

以往,大部分商業銀行理財“逢節必傍”——遇到節假日都會發售相關專屬理財產品,而今年的“五一”銀行理財市場卻“有點冷”。一款年化收益率為4.6%的“較高收益”產品已成為了熱銷“明星”。

國有大行中,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都并未為“五一”假日量身定制專屬理財產品,而大部分中小銀行也沒有推出此類產品。目前,中小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相比于國有大行的收益率要高一點,基本維持在4%以上,而五大行發行的大部分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4%之間。而據本報記者了解,去年多家銀行推出了高收益的“五一專屬”理財產品,且部分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比平常高出了1個百分點,預期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6%之間。

“我們銀行沒有節日專屬理財產品,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大多已經售完,只剩一款期限為40天的產品。最近理財產品賣得很快,一、兩個小時就搶完。”工行的個人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注意募集期,募集期越長對消費者越不劃算。”

交行大堂經理表示,“我們沒有‘五一’節日理財產品,5月9日我行將銷售一款相對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主要針對新客戶和行外增量資金的老客戶,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起購金額為5萬元,期限為90天,其他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都在3%左右”。

本報記者在一家股份制銀行最新理財產品一覽表中看到,有一款同樣是針對新客戶的理財產品,是近期發行產品當中收益率最高的,預期收益率為4.45%,期限為118天。該款產品募集期為5月4日到5月9日。記者并沒有在該行看到“五一”節日專屬理財產品,而其他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2%—4.2%之間。

該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如果想要購買這款產品,首先要在我行辦一張銀行卡,然后帶上身份證就可以到網點購買。最好早點購買,因為現在理財產品賣得特別快,一、兩個小時就可能被搶完,現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沒有以往多,而且收益率比較低,會一直處于下行的趨勢,像這種高收益率的不多,現在已經不是客戶選擇產品了,而是產品來選擇客戶。”

另外,《證券日報》記者在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單子上發現,認購起點和預期收益率并不一定高度相關,認購金額為100萬元、200萬元的產品的收益率和起購金額為5萬元產品的收益率都在4%左右,相差不是很大。

收益率或繼續走低

此前每到季末、年末,為了增加存款,很多銀行會推出一些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在各期限的理財產品中,短期產品是銀行沖時點的主力軍,然而隨著存貸比監管指標的退位,這類理財產品也正逐步淡出。

“本想著過節銀行可能推出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短期理財產品,誰知道在售產品的收益與平常沒啥變化。”一貫較為關注銀行理財市場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按照以往經驗,逢年過節各家銀行為了吸引投資者眼球,一般都會以節日為噱頭,推出一些收益率相對較高、期限不長的專屬產品以搶占節日市場。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普降,高收益率的產品已是十分罕見。”

此外,由于節假日期間有些理財產品的募集期相對較長,實際收益率相當于打了折扣。《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部分理財產品的募集期為4月28日到5月4日,跨越了“五一”小長假,在節后才開始真正計算收益,此前只能計算活期利息。雖然這些產品的募集期都延續到“五一”之后,但是很多產品在募集第一天就已經售完。由于額度有限,客戶也不可能到募集期快結束的時候再購買,只能在募集期忍受低息。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降息、降準以及存貸比考核取消的背景下,銀行高息攬儲的欲望不再強烈,理財產品收益率難免會出現下滑,今后即便是所謂的節日專享理財產品也很難再現超高收益率,甚至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很可能在“五一”節日之后繼續下滑。

責編 姚茂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理財經理:“現在是產品選客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