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緊抓水務環保新機遇,興蓉環境整裝再出發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6 01:47:38

五年,興蓉環境的總資產從2009年底的54.51億元增長到2014年底的121.51億元,營業收入從13.93億元增長到27.24億元,凈利潤從3.55億元增加到7.52億元。

五年,伴隨著國內水務環保行業的快速發展,興蓉環境主動思變、搶抓機遇,以黑馬之姿,從一家地方水務運營商轉變為西部知名的全國性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

謀篇布局轉型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

2010年,隨著我國水務行業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水務市場逐步放開,威立雅、泰晤士等國際水務巨頭蜂擁而至,國企資本和民營企業也紛紛跑馬圈地,國內水務市場群雄逐鹿,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興蓉環境的控股股東成都市興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蓉集團)是一家集城市供排水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為一體,同時承擔著部分公益性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地方國有企業。為應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突破原有的體制禁錮,盤活成都市水務資產,2010年3月,興蓉集團以“資產置換+定向增發+收購股權”相結合的“凈殼轉讓”方案借殼“藍星清洗”,成功實現成都市排水資產的先行上市,“藍星清洗”更名為“興蓉投資”(2015年6月更名為“興蓉環境”)。2011年4月,興蓉環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收購興蓉集團旗下成都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實現供排水業務一體化經營。2012年5月,公司以1.2億元受讓興蓉集團旗下成都市興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進入了垃圾滲濾液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形成了污水處理、城市供水和能源再生三分天下的業務格局。2014年3月,公司通過存續分立自來水公司的方式,成立全資子公司成都市興蓉安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進一步整合公司工程建設業務資源。

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讓興蓉環境完成了業務布局,打造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即從上游的自來水供應,到下游的污水處理,到末端的中水利用、污泥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及垃圾焚燒發電,再到與水務環保密切相關的工程建設。至此,興蓉環境實現從水務運營商到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的華麗轉身。

兼容并蓄注重規模與質量同步增長

企業的發展需要明確的戰略定位,也需要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和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

事實上,過去的五年,是中國水務環保行業發展的機遇期。從國家戰略層面,一系列支持水務環保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其密集程度、支持程度遠超以往。從社會層面看,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公眾對用水安全、環境保護的認識空前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必須以重任在肩,刻不容緩的精神挺身而出,在為社會提供優質水務環境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憑借上市公司的品牌影響力、資本運作實力及子公司多年積累的運營能力,興蓉環境以“兼容性,一主多元”的發展戰略投身水務環保行業的廣闊藍海。

從產業方面來看,公司以水務業務為主,帶動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和污泥處理等新興環保產業多元化發展。截至目前,公司運營及在建的自來水生產規模為289.8萬噸/日,運營及在建的污水處理規模為289.49萬噸/日,運營及在建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規模為3900噸/日,運營及在建的污水污泥處理規模為600噸/日,運營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規模為2300噸/日,中水回收利用規模為30萬噸/日。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城市用水及環保需求,公司加快新增水務環保項目的建設,生產規模為100萬噸/日的成都市新建污水處理廠已于今年3月全部建成投運,處理規模為2400噸/日的萬興環保發電廠正加快建設,成都市三、四、五、八廠擴能提標工程已正式啟動,生產規模為50萬噸/日的成都自來水七廠二期、處理規模為1500噸/日的隆豐環保發電廠、處理規模為200噸/日的污泥處理二期也正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從地域方面來看,公司以成都為立足點,放眼四川乃至全國進行多點布局,形成“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多元格局。2010年4月,中標蘭州市七里河安寧污水處理廠TOT項目;2011年6月,中標銀川市第六污水處理廠BOT項目;2011年9月,公司中標西安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BOT項目;2012年3月,中標深圳市龍華污水處理廠(二期)委托運營項目;2012年6月,收購成都沱源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2012年7月,獲授巴中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巴中經開區污水處理廠BOT項目特許經營權;2012年8月,中標西安市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BOT項目;2013年1月,獲授成都市中心城區城市污水污泥處理服務特許經營權;2013年12月,獲授成都市中和組團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2014年10月,獲授成都市中心城區中水服務特許經營權;2015年5月,獲授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供水特許經營權。

同時,公司加強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合作,先后與四川綠山生物科技公司、西南設計研究總院、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成都天保重型裝備公司等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合資合作,融合先進技術,實現強強聯合,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兼容型,一主多元”戰略的實施,讓興蓉環境在追求速度和規模的同時,保證了質量和效益,在主業上做精做強的同時,實現了新興業務的技術領先,并以安全、優質的供排水和環保服務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

整裝再發爭做“水務典范環保先鋒 環境衛士”

通過五年的不懈努力,興蓉環境運營及在建的供排水規模超500萬噸/日,居西部地區首位,并在污水污泥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垃圾焚燒發電、中水利用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業務區域覆蓋成都、西安、蘭州、銀川、深圳、海南等地。公司業績不斷得到行業肯定,榮獲“環境企業競爭力大獎”“水業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和“金牛上市公司百強”等多項榮譽。

成績只代表過去,不代表將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永遠進步。展望未來,水務環保行業發展的黃金期即將到來。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據悉,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生態文明建設也將首次寫入“十三五”規劃。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由每年一萬億元上升到每年兩萬億元左右,中國環保產業全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

新的機遇,新的起點。未來五年,興蓉環境將緊緊抓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機遇,踐行“水務典范 環保先鋒 環境衛士 惠澤民生”的企業使命,繼續堅持“擴張規模和提升實力并重”方針,以良好的運營和投資能力為支撐,以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為保障,積極實施“兼容型,一主多元”發展戰略,逐步形成“以水務產業為基石,新興環保產業(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和污泥處理)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和“立足成都,輻射四川,面向全國”的區域布局,成為西部領先、國內一流的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 文/興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