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5 00:54:43
路虎發現神行是捷豹路虎最新銷量增長點,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路虎發現神行全球累計銷量4.29萬輛,在路虎品牌車型中的占比已接近15%。捷豹路虎全球銷售負責人表示,捷豹路虎全球銷量的增幅正是得益于該車型的爆發。
全球市場的良好表現為路虎發現神行在華熱銷奠定基礎。去年底,現款路虎發現神行正式登陸中國,同時路虎重新梳理產品序列,形成攬勝、發現和衛士三個序列,其中發現產品系列強化了城市座駕的定位,將成為路虎品牌銷量的最大貢獻者。
國產發現神行聚焦全能全地形豪華SUV,是目前主流豪華SUV車型中最大的細分市場,也刷新了路虎品牌的在華售價底線。捷豹路虎中國與奇瑞捷豹路虎聯合市場銷售與服務機構(以下簡稱IMSS)常務副總裁胡俊表示,“國產路虎發現神行將更具性價比,這款車型能讓更多中國消費者早日實現擁有路虎車的夢想。”
欲打造主流豪華SUV市場全新格局
路虎品牌一直是豪華SUV的代表,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路虎品牌在華年銷量超過10萬輛。作為路虎家族中定位城市SUV的產品序列,發現讓“終極SUV”的夢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奇瑞捷豹路虎相關負責人表示,首款國產車型攬勝極光,讓消費者相信中國制造的路虎車型,有超越全球品質的實力。第二款車型發現神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升路虎品牌在中國豪華SUV市場的份額與影響力。
與攬勝極光的年輕化造型不同,發現神行更加強調實用性。數據顯示,發現神行所在的主流豪華SUV市場是銷量最大的細分市場,也是“必爭之地”。目前,這一細分市場以德系車型為主,發現神行的上市,欲挑戰這一格局,強化路虎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胡俊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日益成熟,中國消費者的購車初衷不再僅為代步,還包括展示社會地位、滿足情感訴求等。豪華SUV消費者則更加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熱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希望獲得全方位、多功能的駕馭體驗。
捷豹路虎洞悉中國市場,不斷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符合本土化需求的全球一流產品。路虎發現神行代表并傳達了勇敢自信、無所畏懼的探險精神,以超凡多功能性演繹著豐富的生活方式。
10月29日,國產發現神行上市當天,國家相關部門宣布將正式開放二孩政策。有分析認為,這將迎來七座SUV車型等中大型車的全面爆發。國產發現神行恰巧迎合這一消費需求,“5+2”可選座椅開創了主流豪華SUV市場的先河。
為帶來更加寬敞舒適的乘坐體驗,路虎發現神行率先采用5+2可選座椅配置,擁有16種座椅組合方式。同級最大的1698L行李箱空間,同時滿足舒適的乘坐體驗及儲物需求。超大尺寸的全景天窗,為每位乘員提供了絕佳視野,一路與美景相伴。
胡俊表示:“路虎發現神行倡導的是一種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生活方式。如果您擁有一顆探險的心,樂于探索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時刻準備著向未知發起挑戰,路虎發現神行一定會令您感到驚喜。”
奇瑞捷豹路虎開啟國產新階段
伴隨國產發現神行上市,奇瑞捷豹路虎也開啟了在華合資的第二階段。“在合資公司發展中,我們定義了發展的第二階段,”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朱國華表示,第一階段的任務是把合資公司建立起來,第二階段是要更有效率的運營。
首款國產車型攬勝極光試水之后,英國豪華品質得到消費者普遍認可。數據顯示,國產極光經過價格調整,銷量穩步回暖。這為國產發現神行的上市奠定了市場基礎。
朱國華表示:“在不到三年時間里,奇瑞捷豹路虎從一個項目組,成長為一個擁有三千多人的卓越團隊,創建了相互尊重、團隊協作的企業文化。我們已擁有一流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獨有的跨部門全職能質量管理體系。”
以36.8萬元的起售價推向市場的國產發現神行,堅守英國品質的同時,更加了解和適應中國市場。同時,在銷售渠道、生產規劃、市場傳播等方面,也更有經驗。
“第一款車和第二款車是我們合資企業非常互補的一個產品組合,”奇瑞捷豹路虎總裁百潤表示,在合資企業成立之初,奇瑞捷豹路虎有這樣的計劃,把兩款車設計得非常接近,能夠讓其更好地抓住細分市場。
基于體系化優勢,奇瑞捷豹路虎在今年推出路虎攬勝極光、路虎發現神行兩款車型,旗下產品線得以豐富和完善。
立足本土市場,致力于成為中國高端汽車市場創領者的奇瑞捷豹路虎,將繼續履行創造夢寐以求的品牌體驗、交付世界一流產品的堅定承諾和使命,為中國消費者帶來超越期待的卓越產品和服務。
朱國華表示:“從今年初,第一款國產車型攬勝極光上市,到今年第二款車型發現神行上市,也意味著合資公司從去年底之前建設階段,進入一個正常的正式的業務運營階段,就是有正常的生產、銷售、服務、收入利潤等等。”
他說:“隨著合資公司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就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我們會推出更多的新產品,推出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