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主板估值跌到去年底水平 何時能引來抄底資金

2015-08-31 00:47: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對于部分板塊來說,估值有時候并不可靠。例如券商板塊,它在熊市末期盈利受損,甚至可能出現虧損,造成估值高企;而在牛市末期,券商板塊往往又是盈利最好、估值最低的。不過,對于判斷整個市場所處位置,估值往往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經歷了近期的兩次探底之后,A股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較股災前有了較大程度下降。其中,滬深兩市主板估值已經基本回到了去年底的水平,而目前滬市平均15.92倍的市盈率已經基本與2008年10月熊市末期時相當。

滬市估值回到熊市末期水平

根據滬深兩市交易所數據,截至8月28日,深市平均市盈率為41.09倍。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為26.52倍,中小板為51.65倍,創業板為78.8倍。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5.92倍。

這一水平相比今年最高時已經有了較大幅度下降。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今年的市盈率最高值分別為42.97倍和85.65倍,均出現在6月12日。創業板的市盈率最高值則出現在6月3日,為146.57倍。滬市市盈率的最高值出現在6月12日,為22.11倍(此處為同花順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滬深兩市主板的估值已經基本回到了去年底的水平——2014年12月31日,深市主板市盈率為25.29倍,滬市為15.99倍。也就是說,單純以市盈率來看,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安全度顯然不如主板。

那么,現在的主板是否處于最安全區間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將時間拉長,看看此前數次熊市和牛市的估值情況。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992年11月17日滬指見底(即此輪熊市末期,下同)386點時,滬市的平均市盈率為7.47倍,深市為16.26倍。2001年6月14日,滬指見頂(即此輪牛市末期,下同)2245點時,滬市平均市盈率為22.67倍,深市則為50.94倍。

2005年6月6日,大盤見底998點時,深市平均市盈率為15.62倍。其中,中小板為22.16倍。到月底,深市平均市盈率回升至16.01倍。其中,中小板市盈率回升至25.94倍。當月月底,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5.66倍。2007年10月,大盤創下6124點歷史高點,較2005年6月的998點上漲超過5倍。與此同時,市場的估值水平也水漲船高。

交易所數據顯示,2007年10月9日,深市市盈率創下73.8倍的年內高點,當月底的市盈率達到70.1倍。而中小板當年市盈率最高值出現在12月27日,達到85.12倍。滬市當年市盈率也在10月達到頂峰,當月末的平均市盈率高達69.64倍。

2008年大熊市來臨,市場估值也一降再降。2008年10月31日(滬指于當年10月28日見底1664.93點),深市整體市盈率已經下降至13.95倍,相比2007年10月9日73.8倍的高點,下降了81%。中小板市盈率降幅更大,2008年1月15日,中小板市盈率一度達到90.83倍,但在10月31日只剩下18.48倍。滬市2008年10月底的市盈率為14.09倍。

由此可見,在真正的大熊市中,中小板的估值可以如過山車一樣,最低跌至20倍以下,相當于現在滬市主板的水平;而在牛市中則可以達到90倍左右。今年中小板的市盈率最高值85倍和2007年大牛市末期的90倍基本相當,但目前其超過50倍的估值仍較2008年熊市末期的18.48倍高得多。就主板來看,目前滬市平均15.92倍的市盈率已經基本與2008年10月底相當,而深市主板目前26.52倍的市盈率仍明顯高于當時的13.95倍。

創業板估值仍高

由于創業板是2009年10月才成立,因此沒有1992年、2001年和2008年大熊市的數據可供參考,但在其自身的運行過程中,估值水平也呈現出明顯的牛熊轉換痕跡。

2009年10月,特銳德等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此時次貸危機已過去一年,而創業板“十年磨一劍”又吸引了巨額資金關注。雖然當時交易品種不多,但到2009年12月3日,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高達127.65倍(深交所數據),其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2010~2012年,在經歷了最初的爆炒之后,創業板開始回歸理性,走上漫漫尋底路,其估值水平也一降再降。2012年12月4日,創業板指數創下585.44點的歷史低點,當天對應的市盈率只有26.51倍。

2013年開始,創業板王者歸來,估值水平也出現回升。2013年創業板指數上漲82.73%,最高摸至1423.96點,當年最高市盈率出現在11月29日,為57.56倍。2014年創業板輝煌延續,12月4日創下當年最高市盈率,為74.02倍。

今年6月5日,創業板創下4037.96點的歷史高點,而最高市盈率則出現在6月3日,達到創紀錄的146.57倍,一舉突破了創業板成立之初的紀錄。如今創業板指數回到了2000點附近,兩個月時間被腰斬,估值也回到了78.8倍,相當于2011年1月的水平,但彼時創業板指數只有1150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主板估值跌回去年底,創業板估值仍高的情況下,市場人士更加青睞價值股。

比如,西南證券研報就指出,創業板市盈率的變動基本與指數同步,這意味著前期創業板股票價格的上升僅僅是因為市場的風險偏好發生變化使得估值提升。“目前市場出現大幅度回落,創業板指數逐漸回歸到前期震蕩上行的中軸延長線上,目前的點位和估值雖然較主板偏高,但是也已經接近2014年底的水平,顯示出目前的調整已經接近合理區間。”

不過,西南證券同時指出,在此次市場反彈過程中,業績優秀、低估值、高分紅的個股表現顯著強于題材股、成長股;主板表現顯著強于創業板。在目前市場自然探底的過程中,個股上漲背后帶著很清晰的價值邏輯。反彈之后,隨著市場回落,由于缺乏價值安全墊,很多成長股將大概率出現再次探底,且可能會突破目前的底部,創出新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