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0 00:32:18
在經歷了連續7個交易日融資余額上漲后,周二(8月18日)面對滬指暴跌6.15%的局面,融資資金整體而言再度撤退。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面對大盤的劇烈震蕩,投資者的心態也變得極度復雜,有人悲情退出,也有人高歌猛進。
在經歷了連續7個交易日融資余額上漲后,周二(8月18日)面對滬指暴跌6.15%的局面,融資資金整體而言再度撤退。根據同花順統計數據,當天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凈減少205.06億元,從1.3892萬億元減少至1.3687萬億元。
另一方面,股指下跌又激發了部分融資者買入熱情——周二滬深兩市融資買入金額達到1581.7億元,創出17個交易日以來新高。其中滬市融資買入991.9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6.27%;深市發生融資買入589.7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13.06%。
中字頭個股遭遇凈流出
從個股來看,大部分融資資金凈流出集中在中字頭的央企改革概念股上。在融資凈流出前10名中,以“中”字開頭的有8只個股。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14.85元)被融資買入21.80億元,償還27.13億元,融資凈償還5.34億元,位列市場之首。其次是中國一重(601106,收盤價11.65元),融資資金凈流出4.52億元,此外,中國中車(601766,收盤價14.05元)、中國中鐵(601390,收盤價13.50元)、中糧屯河(600737,收盤價24.42元)等融資資金凈償還也超過3億元。備受矚目的際華集團(601718,收盤價24.25元)也出現了2.99億元融資凈流出。
在融資凈流入方面,與阿里合作的蘇寧云商(002024,收盤價19.64元)近期風頭正勁。周二融資買入金額高達33.47億元,融資償還額為26.11億元,凈流入7.35億元。8月14日~18日,短短三個交易日,蘇寧云商的融資余額從59.68億元上升至85.30億元,增加了25.62億元,增長幅度高達45.93%。白云山(600332,收盤價38.58元)、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15.00元)以融資凈買入2.71億元、2.69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位。
總體來說,周二被融資凈買入的個股仍然遠小于凈償還的個股——在892只標的中,僅214只出現融資凈買入,占比為23.99%;融資凈流出678只,占比為76.01%。從行業來看,只有商業貿易板塊凈流入2.9億元,國防軍工、有色金屬、公用事業則分別以凈流出18億元、17.3億元和15.6億元位列凈流出板塊前三位。
個人融資融券一天減23萬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增增減減的融資余額,證金公司延遲公布的一項數據,則顯得有些奇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證金公司官網后發現,8月18日共有91家券商、7021家營業部開展了融資融券業務,營業部數量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家。當天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從8月17日的34.78萬名增加至38.53萬名,增加了3.75萬名,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數量則從130.70萬名小幅上升至130.84萬名,增加了1402名。
但與此同時,融資融券投資者總數量卻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個人投資者從8月17日的390.2萬名減少至366.8萬名,機構投資者從7273家下降至7034家。一天之內,個人投資者數量減少23.4萬名,同時機構家數減少239家。而在此之前的8月12日~17日,個人投資者數量一直維持在389.9萬~391.2萬名,機構投資者數據維持在7244~7273名之間,變化均非常小,8月18日這兩項數據的大幅變化勢必事出有因。
作為國家隊的急先鋒,近期市場一直高度關注證金公司穩定市場信心的作用。不過,大家都知道,證金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則是為轉融通制度打通橋梁,支持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因此其公布的兩融數據也是最權威的來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8月18日突然出現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數量雙雙大幅下降?這是否真的意味著大量投資者在退出兩融市場,記者將繼續進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