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01:13: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飛軍
◎每經記者 胡飛軍
昨日(8月17日),中國白銀集團(00815,HK)披露上半年報,由于銀價下跌和環保成本上升,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89.7%至1372萬元。
實際上,在白銀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相關白銀企業的業績都很“受傷”。上半年,A股金貴銀業(002716,SZ)、豫光金鉛(600531,SH)也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白銀集團正大力謀求從傳統冶煉業務拓展至下游O2O業務,預計O2O業務將不久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不過,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白銀冶煉制造企業拓展附加值更高的珠寶零售業務,仍然面臨與知名珠寶企業在品牌價值、工藝的差距,市場推廣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
白銀價格拖累業績
中國白銀集團主要從事制造及銷售白銀和其他非有色金屬。上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54億元,同比下降19.3%;凈利潤僅為1372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9.7%。
不過,在O2O業務板塊,白銀飾品掛件銷售有所起色,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245%。
實際上,中國白銀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只是白銀冶煉制造企業一個縮影。相關A股上市企業金貴銀業和豫光金鉛今年上半年均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其中,金貴銀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26億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為7221萬元,同比下降13%。
金貴銀業解釋稱,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白銀、電鉛等金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導致白銀等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與金貴銀業類似,豫光金鉛今年上半年也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由于前幾年白銀價格已出現下降,所以上半年的跌幅并不算很大。但逐漸陰跌至5年新低的銀價,依然是相關企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卓創資訊貴金屬分析師張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發力零售業務
實際上,除價格因素外,環保成本的上升也成為白銀企業業績下滑的因素。“現在白銀冶煉企業面臨銀價處于低位、需求不足、環保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壓力,業績不容樂觀。”張偉稱。
中國白銀集團也表示,政府推出新環境法,鼓勵銀生產商使用環保再生材料作生產,令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制造業務整體表現受到不利影響。
在業績受到挑戰的情況之下,中國白銀集團正努力向O2O零售業務發力。中國白銀集團去年就推出了線上銷售平臺“金貓銀貓”,將業務拓展分為B2B和B2C兩個部分。
安信國際證券分析師羅黎軍在一份分析報告中表示,中國白銀集團已重新定位,聚焦下游零售業務,未來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品牌體驗店將實現公司“小窗口、大平臺;小庫存、大市場”的O2O戰略,幫助公司在下游銀飾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零售產品附加值比白銀初級產品肯定更高,但生產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工藝與知名珠寶企業還有較大差距;由于受眾有限,在市場推廣方面也還要加大力度。”張偉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