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4 01:54:11
每經編輯|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三個交易日大幅貶值,市場上關于人民幣貶值可能引起的資本外流的擔憂一直不斷。
昨日(8月13日),在關于完善人民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媒體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易綱表示,一個有彈性的匯率更有利于讓資本流入流出更加平穩。“一個有彈性的、比較靈活的匯率機制,實際上是資本流入流出的穩定器。”易綱認為,現在的資本流入流出基本是正常的。
“流入流出基本正常”
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外界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一直存在。
據彭博社8月6日報道,匯豐銀行、澳洲國民銀行和中金公司近期均表示,預計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貶值至6.25以下。當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詢價)還維持在6.20附近。
對于人民幣將會貶值的主要原因,上述幾家投行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股市下跌、出口增長放緩,以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強勁兌出口造成的壓力等因素,都會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帶來壓力。
從數據上來看,我國資本流出的趨勢也比較明顯。外管局發布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766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766億美元。至此,我國從2014年二季度以來,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狀況。
此前,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資本流出的壓力仍然很大。
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7月23日在解讀上半年結售匯數據時表示,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可能影響境內企業的財務運作,加大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并且給人民幣匯率政策帶來一定挑戰。不過,中國有信心、有實力、有能力應對外部沖擊。
數據還顯示,截至7月末,我國的外匯儲備為3.65萬億美元,較前一個月減少425.28億美元,而較2014年6月末的3.99萬億美元的高位減少了逾3000億美元。易綱表示,這減少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居民和企業所持有的美元存款的增加引起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力度增大使用了一部分美元,而匯率波動也引起了一部分外匯的減少。易綱認為,現在資本的流入流出基本是正常的。
人民幣長期存穩定基礎
以外匯儲備下降為例,易綱進一步詳細解答了“資本外流問題”。
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和美元升值預期的增加,一些企業和個人開始考慮將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以避險。
易綱表示,去年以來,我們境內居民和企業在境內銀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了700多億美元。“以前外匯儲備都集中在官方,集中在央行,現在有一部分轉到企業的美元存款和居民的美元存款上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這說明企業和居民都很聰明,他們都在調整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他們的資產負債美元和人民幣幣種的匹配,使未來風險更小”。“外匯儲備減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最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種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很大,對外投資力度很大,還有一帶一路的建設,有些投資也用了一部分美元。”易綱還表示,第三個因素則是匯率的變化。這一年以來歐元和日元等其他貨幣兌美元都貶值了很多,我們的外匯儲備是一個分散化的外匯儲備,有美元、有歐元、有日元,我們報告的是美元,但實際上歐元、日元兌美元貶值了以后,折成美元就少了一塊。
此外,不只一位銀行人士曾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由于國際經濟形勢以及政策等的支持,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境收購的步伐在加快,今年上半年尤其明顯。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境內企業和居民個人換匯持有美元,表現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都是一個資本流出的狀態。如果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并很快穩定住,個人和企業持有外匯的意愿也不會很大。人民幣雖然在短期會有一定波動,但是長期來看,還是存在穩定的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