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1 02:08:5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8月10日)發現,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卻不斷出現控股股東或高管在增持后,上市公司隨即發布利好消息,讓原本旨在重塑市場信心的護盤,變成了踩點精準的抄底,引起了各方關注和熱議。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在A股市場的“救市大軍”中,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高管,憑借真金白銀的增持,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8月10日)發現,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卻不斷出現控股股東或高管在增持后,上市公司隨即發布利好消息,讓原本旨在重塑市場信心的護盤,變成了踩點精準的抄底,引起了各方關注和熱議。
開能環保停牌引關注
昨日出現的一根長陽,讓原本冷清的市場再次熱鬧了起來,滬深兩市出現僅有6只個股下跌,近300只個股漲停的壯觀場面。對于持有開能環保(300272,收盤價21.59元)的投資者來說,雖然昨日停牌讓公司錯過了大漲,但正在醞釀當中的利好,卻讓他們對未來更加期待。
開能環保昨日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預計本次發行股票比例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30%。
引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的是,開能環保發布停牌公告的同時,也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董事、監事、高級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開能環保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近期已增持公司股票約914萬股,占公司總股份數的2.75%。
記者注意到,開能環保股東及高管最初是在7月10日發布的《關于維護公司股價穩定的公告》中,承諾12個月內擇機增持不超過5%的股份;隨后,從7月30日~8月7日,增持計劃緊鑼密鼓的實施起來,最近一次增持則是上周五,當日增持了近92萬股;然而,本周一(8月10日),開能環保就宣布停牌籌劃定增事項。
增持與利好“撞車”
結合走勢來看,開能環保增持計劃開始實施之時,其股價尚處低位,如果復牌后股價繼續大漲的話,當初推出的護盤方案,不僅起到重塑信心的效果,還將為增持方帶來不錯的浮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開能環保控股股東和高管在股價低位實施增持計劃之后,公司隨即停牌,這樣的“巧合”,確實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不過,記者梳理近日的停牌公告后發現,類似的“巧合”還出現在帝龍新材、億晶光電等上市公司身上。
比如,昨日帝龍新材以“擬籌劃重大資產收購事項”為由停牌,在8月5日、6日,公司董事長姜飛雄通過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增持公司股份159萬股;今日開始停牌的億晶光電,不久前也獲得了實控人的大手筆增持。
上海杰賽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之下,上述情況的出現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但如果出現特別典型的案例,監管層應該予以關注。不排除有些大股東或者高管,打著護盤的大旗搞內幕交易甚至是操縱市場的嫌疑。
實際上,大批上市公司短期內大面積的增持行為出現,自然就提升了增持與利好“撞車”的可能性。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增持方可以通過主動延長持股時間的方式,進一步向市場傳遞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