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0 01:14: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氣溫炎熱的7月盛夏,盡管沒有一部好萊塢大片上映,僅憑著幾乎清一色的國產片,創出了我國內地電影市場首個50億元單月的票房新高(截至7月28日)。其中,7月份票房前三甲《捉妖記》、《煎餅俠》、《大圣歸來》,貢獻了超過30億元的票房。
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的節節攀升,也使得影視娛樂類上市公司重新受到資金的熱捧,有望再度成為A股市場中的明星。昨日(7月29日),傳媒娛樂板塊全線飄紅,包括光線傳媒(300251,收盤價31.74元)、華策影視(300133,收盤價35.64元)等11只個股均收獲漲停。與此同時,此次參與《大圣歸來》投資的鹿港科技(601599,收盤價18.03元)、參與《捉妖記》投資的北京文化(000802,收盤價33.77元)也收獲漲停。
兩公司錯失7月票房盛宴
根據藝恩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7月份累計票房已超50億元,觀影人次1.44億人次,內地電影市場大盤迎來首個50億單月,最終將接近于2009年的全年票房成績(58.7億元)。國產片在這個暑假打了一個漂亮的“數記錄”戰役,7月份票房前三甲貢獻了超30億元票房。截至目前,2015年度觀影人次超7億,而2014年度全年觀影人次為8.3億人次。
從本月前三甲票房來看,截至28日10:40,《捉妖記》累計票房超14.48億元,打破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并超過了《阿凡達》;《煎餅俠》累計票房8.97億元;《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累計票房6.9億元,超越《功夫熊貓2》,成為內地電影史上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一個接一個的票房奇跡爭先涌現,也喚醒了資本對影視娛樂類上市公司的信心,《大圣歸來》的熱賣將其背后的投資方之一鹿港科技曝光,鹿港科技去年收購的世紀長龍影視是此次《大圣歸來》的聯合出品方之一。受此激勵,鹿港科技股價連續收獲6個漲停板,經過調整后昨日再度漲停。鹿港科技也在半年報中特別提到,《大圣歸來》在7月電影票房上屢創紀錄,不僅極大提升了公司形象,且為公司下半年業績帶來了較多的收益。
與此同時,目前已經成為國內華語電影冠軍的《捉妖記》,則與A股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有密切關系。北京文化曾公告稱將收購浙江星河、世紀伙伴等股權,其中浙江星河參與了《捉妖記》的制作。因此,伴隨著《捉妖記》的火爆,北京文化股價也自底部快速反彈,連續暴漲。
不過,比較悲催的是,光線傳媒實際上一開始均出現在《大圣歸來》和《捉妖記》的制作和出品方中,華策影視也曾在《捉妖記》出品方名單中,但此后光線傳媒悄然退出了《大圣歸來》和《捉妖記》,華策影視也從出品方名單中消失,因此,光線傳媒和華策影視并未趕上7月票房的盛宴。
影視娛樂板塊再受關注
真正從7月創紀錄的50億元票房中受益的上市公司盡管并不多,但整個電影市場的火爆并不影響資金對影視娛樂板塊的關注。昨日,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傳媒娛樂板塊除了萬達院線錄得-0.93%的微跌,其余公司全線上漲,包括長城動漫、光線傳媒、新文化、華錄百納等11家公司更是收獲漲停板。
與此同時,從華策影視、光線傳媒的融資情況來看,在7月27日,明顯看出融資買入和融資余額增加的現象,顯示出資金對其關注程度的提高。
此外,院線第一股萬達院線近期股價也持續維持高位,且萬達影業是《煎餅俠》主要的出品方和發行方。
渤海證券研報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市場在7月份的國產電影保護月中表現十分搶眼,單日、單周、觀影人次等重要指標均刷新歷史紀錄。在創業板行情逐步企穩復蘇的大環境下,本周影視動漫板塊出現了久違的火熱行情,并帶動了傳媒板塊整體表現優異。同時,渤海證券認為,在渠道端格局逐步明朗的情況下,上游內容端的相對價值日益被市場所挖掘和重視,因此未來影視動漫板塊具備十分廣闊的投資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