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0 01:06: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今年以來,Uber這類共享經濟業態在國內的快速擴張,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就目前的關注焦點來看,多集中在這類企業與傳統行業以及監管的矛盾上。那么目前國內外共享經濟發展呈怎樣的動向?未來的發展方向又顯哪些趨勢?
對此,以太資本創始人兼CEO周子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分享經濟的商業邏輯基于對閑散時間、閑置資產的利用產生。作為一種新生產力組織形式,其消費體驗很個性化。僅就國內發展來看,由于尚缺少能快速建立信用機制的基礎條件,普及尚需更多時日,但長遠講具備在多領域應用的潛質。
周子敬進一步表示,目前分享經濟在國內的勢頭不錯,出行領域漸成規模,國內房屋租賃市場也出現了不少類似Airbnb思路的平臺。今后發展的兩大方向:第一類還是車、房等高價值的閑置資源,一旦進行分享,效果會非常明顯,類似的還有工程設備租用;第二類是相對標準化且基于人的服務,比如分享個人的空閑時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匹配簡單的物流眾包。整體上看,分享經濟作為適應組織生產力滿足消費者的新模式,未來在很多領域都有可能被實踐。
此外,從監管層面來看,畢竟分享經濟還是新事物,政府需要時間來思考如何監管。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業還了解到,目前,業內還有觀點指出,雖然共享經濟降低了地域依賴利用時間差結成新的資源分配方式,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改進與提升,有助于人們開始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進入更加多維的社會角色,但這并非將一路凱歌,在擁抱共享經濟并為之歡呼之時仍需重視背后的“黑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