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5 00:44: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受新公布的零售數據不佳等因素影響,美元走勢連續走低。非美貨幣方面,因近期利好消息較多,英鎊表現搶眼。
本周以來,美股僅在周一上揚,其后連挫。截至昨日18:22,美元指數暫報93.263點,稍前曾探至93.175點,為4個月以來最低點。美元本輪下跌原因有二:一是近期歐元區基本面好轉,二是自身經濟情況走弱。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非農數據還算過得去,本周公布的經濟指標卻再度趨弱。周三公布的美國4月零售銷售為環比持平,不如預期的增0.2%,更不如3月修正后的增1.1%。
此外,美國4月進口物價指數環比跌0.3%,也遠不如預期的漲0.3%。同時,本周二經合組織(OECD)公布的月度報告顯示,美國經濟似乎走軟,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動能增強,這顯然支撐歐元并壓制美元。
不過,英鎊本周出現持續上漲,周四同上時間暫報1.5974美元,本周迄今已累計升值2.3%。
本周一,英央行利率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符合預期。當日英鎊上行,與周末大選結果意外利好相關。此外,本周二公布的3月英國工業產值環比增0.5%,為2014年9月以來最快,優于預期的“持平”,這也支撐英鎊走強。
本周三,英央行公布了較重要的通脹報告,該報告調降了經濟增長預測值,這對英鎊原本為利空因素,但因當天美元殺跌,同時當天公布的就業數據較好,故英鎊當日仍強勢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澳元走勢也較強,而上漲誘因頗多,包括美國加息預期有所減弱、澳大利亞央行上周利率會議拒絕對利率前景發表評論、油價、黃金等商品期貨上漲;此外,還有近期中國著力解決地方債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