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01:39: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中新融澤入主荃銀高科(300087,收盤價10.34元)的計劃遭遇當頭一棒。公司原計劃通過協議收購、非公開發行這兩種方式買入上市公司2514.56萬股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然而,雖然協議收購股權的計劃尚順利,但中新融澤認購荃銀高科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案卻在上市公司股東會上遭否決。
定增方案被大股東否決
8月8日,荃銀高科舉行了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據會后公告顯示,參加荃銀高科此次股東大會的股東及股東代理人共計99名,代表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為5955.2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60%。其中,出席現場會議的股東共15名,代表3670.59萬股;參與網絡投票的股東共84名,代表2284.63萬股。
此次會議主要審議關于荃銀高科向中新融澤非公開發行股份融資的10份議案。從表決結果來看,除《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這份稍顯邊緣的議案外,其余9份議案均被否決。上述被否議案的表決結果也十分相似,其中有6份的反對票數為1904.7萬股,占比31.98%。
由于荃銀高科股東持股分散,單從表決結果難以判斷究竟是哪些股東對議案表達了反對意見。不過,在此前的董事會表決之時,公司現第一大股東持股1202.4萬股的賈桂蘭,對涉及荃銀高科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所有議案投了反對票。因此,其在股東會上否決上述議案的可能性較大。
上述猜測也得到了上市公司方面的確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荃銀高科,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除了大股東投了反對票外,還有一部分來自網絡投票的反對票。
董事長引援計劃受阻
值得一提的是,定增方案被否,意味著荃銀高科董事長張琴通過引入中新融澤這名外援,實現對上市公司股權控制的計劃受阻。
今年7月10日,張琴與中新融澤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中新融創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中新融澤將收購荃銀高科不少于2000萬股。同時,中新融創將與張琴共同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張琴出資510萬,持股51%;中新融創出資490萬元,持股49%。未來中新融澤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將由中新融創變更為合資公司。
此后,中新融澤迅速行動起來。7月21日,荃銀高科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以7.24元/股的價格,向中新融澤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5000萬元資金。發行完成后,中新融澤將成為持有上市公司4.17%股份的股東,并作為戰略投資者,在未來12個月內成立5億~10億元的產業并購基金,擴大荃銀高科在種業領域優質資產的收購規模。
事實上,認購荃銀高科非公開發行股份只是中新融澤增持計劃的一部分。其還擬通過兩項股權轉讓的方式增持。其一,協議收購高健、陳金節等12名股東合計持有的荃銀高科1051.44萬股;其二,收購高健、李成荃合計持有的荃銀高科773.122萬股。
按照中新融澤的原計劃,在上述3項權益變動完成后,其將合計持有荃銀高科2514.56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后總股本的15.21%,成為第一大股東。倘若計劃得以實施,憑借對合資公司的控股從而間接控制中新融澤,加上自身近千萬持股,張琴將有望成為荃銀高科的實際控制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新融澤的第一項股權收購基本完成,截至7月28日,其已從陳金節等人手中收購了860.4萬股。由于第二項收購需要李成荃、高健辭任荃銀高科董事滿6個月,所以短期內尚無法實施。此番定增方案被否,中新融澤手中的籌碼并不足以支撐其成為第一大股東的計劃。
荃銀高科上述人士表示,目前來看,定增只能暫時終止了。至于定增終止是否會影響中新融澤與上市公司的戰略合作,其表示不清楚,只是稱后續會與該公司溝通,有需要會公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