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流動性趨松 A股反彈增添新動力

每經網 2014-07-07 08:44:14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波瀾不驚,滬指7月首周上漲1.12%,報收于2059.38點,為下半年博得“開門紅”,單周成交4326億元,創近12周新高。在IPO重啟后,新股繼續上演“不敗”神話,利空出盡也激活市場投資熱情,個股表現極為活躍。

值得關注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市場復蘇背后的深層原因,是流動性趨于寬松以及宏觀數據向好的“兩輪驅動”。

流動性好于去年同期

經過波瀾不驚的6月后,7月首周滬指實現收陽。這其中,流動性趨于寬松功不可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1~4月貨幣市場整體流動性與去年同期如出一轍,但是到了5月份,流動性卻一改去年趨緊狀況,資金面持續寬松,遠遠好于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資金利率標桿品種銀行間質押式7天回購利率的5月均值為3.23%,較去年同期的3.57%下降34個基點,為去年4月以來的次低水平,僅比今年3月略高2個基點;環比方面,今年5月均值較4月下降27個基點,去年5月則環比走升20基點。在今年6月的首個交易日,貨幣市場資金面利率延續下行趨勢,隔夜、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繼續下降4個基點、5個基點至2.54%和3.19%,較去年同期更是分別大降208個基點和147個基點。可見,無論是從同比還是環比看,貨幣市場流動性都更加寬松。

此外,因為信托理財產品出現了一系列兌付問題,以中誠信托和超日債為代表的違約情況打破了信托產品長期以來的剛性兌付預期。市場開始反映影子銀行產品的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A股市場。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慶此前曾公開表示,事實上,在中國所有的金融產品中,只有股票沒有剛性兌付。股票市場買者自負,使得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集中壓在了股票市場上。

持續上漲概率大

流動性明顯好于去年的同時,6月宏觀數據集體回暖。

7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6月制造業PMI為5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四個月回升,并創下今年以來新高。雖然6月官方非制造業PMI略有回落,但也仍保持在55.0%的較高水平。其中,受制造業回升影響,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回升較為明顯。而6月匯豐中國服務業PMI則大幅高升,由前月的50.7%回升至53.1%,創下15個月來最高水準。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經濟在緩慢轉向,預計未來幾個月財政和貨幣寬松政策還將繼續支撐經濟復蘇。不過,房地產市場放緩仍會帶來下行風險,下半年可能需要進一步放松政策。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宏觀經濟面的轉暖外,自從IPO重啟塵埃落定,新股開始發行上市,市場短期并無利空預期影響。在沒有突發消息的作用下,暫無制約A股反彈的壓力。

對于后期走勢,有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分析稱,近期市場溫和放量上漲,量價齊升有助于股指持續反彈。不過下周一需要注意,按照慣例,每月5日是金融機構補繳存準的日子。但由于7月5日為周六,故此次存準補繳延至7日。據測算,各金融機構為應對流動性中考,6月份存款額大增,預計7日存準例行補繳規模將達3000億元左右,這可能會對當日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在目前利空出盡,宏觀經濟向好和流動性趨松的背景下,隨著6月CPI等數據的陸續公布,市場持續上漲依舊是大概率事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劉明濤 波瀾不驚,滬指7月首周上漲1.12%,報收于2059.38點,為下半年博得“開門紅”,單周成交4326億元,創近12周新高。在IPO重啟后,新股繼續上演“不敗”神話,利空出盡也激活市場投資熱情,個股表現極為活躍。 值得關注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市場復蘇背后的深層原因,是流動性趨于寬松以及宏觀數據向好的“兩輪驅動”。 流動性好于去年同期 經過波瀾不驚的6月后,7月首周滬指實現收陽。這其中,流動性趨于寬松功不可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1~4月貨幣市場整體流動性與去年同期如出一轍,但是到了5月份,流動性卻一改去年趨緊狀況,資金面持續寬松,遠遠好于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資金利率標桿品種銀行間質押式7天回購利率的5月均值為3.23%,較去年同期的3.57%下降34個基點,為去年4月以來的次低水平,僅比今年3月略高2個基點;環比方面,今年5月均值較4月下降27個基點,去年5月則環比走升20基點。在今年6月的首個交易日,貨幣市場資金面利率延續下行趨勢,隔夜、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繼續下降4個基點、5個基點至2.54%和3.19%,較去年同期更是分別大降208個基點和147個基點。可見,無論是從同比還是環比看,貨幣市場流動性都更加寬松。 此外,因為信托理財產品出現了一系列兌付問題,以中誠信托和超日債為代表的違約情況打破了信托產品長期以來的剛性兌付預期。市場開始反映影子銀行產品的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A股市場。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慶此前曾公開表示,事實上,在中國所有的金融產品中,只有股票沒有剛性兌付。股票市場買者自負,使得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集中壓在了股票市場上。 持續上漲概率大 流動性明顯好于去年的同時,6月宏觀數據集體回暖。 7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6月制造業PMI為5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四個月回升,并創下今年以來新高。雖然6月官方非制造業PMI略有回落,但也仍保持在55.0%的較高水平。其中,受制造業回升影響,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回升較為明顯。而6月匯豐中國服務業PMI則大幅高升,由前月的50.7%回升至53.1%,創下15個月來最高水準。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經濟在緩慢轉向,預計未來幾個月財政和貨幣寬松政策還將繼續支撐經濟復蘇。不過,房地產市場放緩仍會帶來下行風險,下半年可能需要進一步放松政策。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宏觀經濟面的轉暖外,自從IPO重啟塵埃落定,新股開始發行上市,市場短期并無利空預期影響。在沒有突發消息的作用下,暫無制約A股反彈的壓力。 對于后期走勢,有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分析稱,近期市場溫和放量上漲,量價齊升有助于股指持續反彈。不過下周一需要注意,按照慣例,每月5日是金融機構補繳存準的日子。但由于7月5日為周六,故此次存準補繳延至7日。據測算,各金融機構為應對流動性中考,6月份存款額大增,預計7日存準例行補繳規模將達3000億元左右,這可能會對當日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在目前利空出盡,宏觀經濟向好和流動性趨松的背景下,隨著6月CPI等數據的陸續公布,市場持續上漲依舊是大概率事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