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專業機構投資者“大擴容”成A股最佳“穩定器”

證券日報 2014-05-14 08:39:41

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機構投資者的保駕護航。剛剛發布的新“國九條”中再次提出要壯大專業機構投資者,支持社會保險基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資金、境外長期資金等機構投資者逐步擴大資本市場投資范圍和規模。

筆者認為,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為增強買方力量的重要砝碼,在提高市場效率、減少市場波動等方面都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專業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擴容”必將成為穩定A股市場的一項重要舉措。

2004年發布的“國九條”中就明確提出,“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商業保險資金等投入資本市場的資金比例。要培養一批誠信、守法、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

在此之后,我們看到,證監會在積極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企業年金等專業化機構投資者共同發展的格局。

但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專業機構規模明顯偏小,投資者結構不平衡的現象十分突出。目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群體主要以散戶為主,而包括基金、保險、QFII、社保基金、陽光私募、券商這類有投研能力的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僅占整個A股市場的17%,交易量占比僅為20%,而散戶和法人股的持有市值和交易量占比遠大于機構投資者。

而在發達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包括公募私募基金、保險資金和養老金等機構,還有相當數量的公益基金和捐贈基金,其持有的市值占總市值70%左右。例如,在香港,80%的交易都是由機構投資者進行。各國發展實踐表明,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有一支實力強、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隊伍。

相比普通投資者,專業機構投資者專業化水平高,存在多方面的優勢。機構投資者具備資金,研究和技術的優勢,有明確的投資策略,具有較強的規避風險能力,能夠更加理性進行決策。此外,由于資金量大,可以進行靈活多樣的組合投資,也能承受短期的市場波動影響。統計顯示,機構投資者偏好大盤藍籌股,占比超過了80%。2011年,滬市投資者的平均持有期是72天,而機構投資者平均超過100天,其中QFII和保險公司更長,分別為188天和121天。

由此可見,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屬性決定了其在穩定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也將促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促進了社會保障資金運作管理的市場化改革和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推動了居民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和直接融資比重的提高。因此,壯大專業機構投資者,是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