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1 01:35:4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烏龍指”事件后的第二個交易日,光大證券復牌,開盤后即被百萬手大單牢牢封在跌停板,市值縮水近41億元。這一下跌趨勢可能遠未結束,持有該股的眾基金也紛紛下調其估值。另一方面,市場對于事件真相的探尋,仍在繼續。有消息稱,被指為“罪魁禍首”的交易系統制造商,正配合證監會調查。
與此同時,烏龍事件層出不窮,先是光大證券再度曝出“烏龍債券”,昨日海通證券又被客戶指責系統故障導致無法賣出股票,而陷入烏龍傳聞。
一字跌停,意料之中,1.2億股砸板,略出意料。
昨日(8月20日),“烏龍指”主角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0.91元)復牌,如市場預期一樣,其開盤便死死躺在跌停板上,全天鮮有成交。從砸板的股份來看,1.2億股天量重壓,似乎一方面在宣泄憤怒之情,一方面又是表現對光大證券此次事故的徹底失望。
光大證券市值蒸發41億元
昨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19日公司收到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關于對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限制開倉監管措施的決定》,自2013年8月19日起,對公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采取限制開倉措施。
隨著此則公告的發布,停牌1個半交易日之久的光大證券正式復牌,該股開盤便死死停在跌停價10.91元,全天幾乎無人問津。
根據上證所公布的公開交易數據顯示,昨日“搶先”拋出光大證券的主要來自兩家機構和三家券商,其中,一家機構賣出2182萬元,成功拋售200萬股;中銀國際證券投資部也搶先賣掉100萬股,成交1091萬元;第一創業客戶資產管理部、宏源證券客戶資產管理部以及另一家機構累計賣出1100多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按照復牌前光大證券流通市值約414億元計算,昨日跌停使得光大市值蒸發近41.4億元,其股東單日人均浮虧約4000元,如果出現兩個跌停,那么光大證券市值蒸發將約80億元。
復牌后一字跌停,也影響了整個券商板塊,該板塊昨日整體跌幅達1.49%,走勢低迷。
估值下調重倉基金恐遭殃
其實,對于光大證券復牌跌停,諸多機構已有預料,紛紛下調其估值。
復牌前,泰達宏利最先發布公告,鑒于光大證券股票因重大事件停牌,決定于8月16日對公司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證券股票按10.91元的價格進行估值。
隨后摩根士丹利華鑫按照11.36元的價格進行估值,約下調6.27%;而南方基金和申萬菱信則都將估值價格調整為10.22元,下調幅度約為15.67%。值得注意的是,長信基金20日公告稱,決定對公司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光大證券股票按照9.82元的價格進行估值,簡單計算,下調比例達到了18.98%。
在基金下調光大證券估值的同時,券商也對其評級進行下調。
宏源證券分析指出,此次事件使將使光大證券在短時間的后續業務開展中風控整體較過去趨嚴,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可能受到牽制;整體信譽將受到負面影響,致各業務受到拖累;如果后續被降級,也將可能影響相應創新業務的開展。因此下調該股評級至 “中性”。
安信證券也同時指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風控的問題,對其信譽損失很大,另外其下年分類評級也有可能下調,將影響其凈利潤約2%,此外,復牌后下跌還會對其增發產生影響等,因此也將其評級下調至“中性”。
從昨日走勢來看,光大證券短期股價恐繼續走跌,且跌停的概率依舊很大,如果持續下行,不僅重倉該股的基金可能遭遇基民贖回,其還會影響的股指短期走勢,需要投資者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