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7-19 09:52:31
模式創新
新能源車推廣模式成新動力
中國電動車市場應該沿著“先政府、后集團、再私人”的路徑發展。種種跡象表明,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響應這一推廣模式
近期,政府高調鼓勵使用高效節能產品,改變了新能源車推廣模式,這或許能成為新的動力。
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包括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政府公務用車、公交車要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步完善配套設施。到2015年,使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對于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力度的理解,資本市場給予了最直接的回應。會議過后的首個交易日,汽車板塊全面飄紅。新能源汽車3大龍頭企業,宇通客車(600066,股吧)、福田汽車(600166,股吧)、比亞迪在A股以及H股市場均以較大漲幅收盤。
汽車行業研究員表示,北京、上海環保部門都已經證實,汽車尾氣污染占到了城市PM2.5污染物的25%,而油價長期漲多跌少,從大氣污染防治、經濟性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高效節能產品中的一支主力軍,將獲得較多政策支持。
根據資深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的觀點,中國電動車市場應該沿著“先政府、后集團、再私人”的路徑發展。私人汽車市場遭遇到充電設施、技術疑慮、售后服務等障礙較多,需要等待集團市場達到一定規模才能開展。
“這次,國家鼓勵公務用車、公交車中率先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助于充電設備在地區完成首輪布局,為今后新能源汽車逐步向集團、向家庭用戶推廣奠定基礎。”充電設備行業人士表示。
種種跡象表明,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響應這一推廣模式。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近期榮威E50目前已成為上海市政府的公務用車之一,上海市政府首批采購的10輛榮威E50已經停在上海市政府停車場內,配套的充電樁設備也已經安裝到位。
深圳市近日對外宣布其公共交通系統將加快推廣純電動大巴。將在目前已有的3000臺純電動大巴基礎上將再增加4000輛,純電動出租車則將增加到3000輛。而到2015年,北京市大約有8000輛公共汽車轉為純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占到了全部公共汽車數量的1/3。并且大約有1萬輛公務車和出租車將更新為純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在物流、環衛、郵政、租賃等領域,將有2000輛用車實現電動化。
前景樂觀
未來3年充電設備市場規模預超70億
充電市場迎來高速增長已經順理成章。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備未來3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0億元
“要大規模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必須先行一步。”上海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累計建成充換電站僅148座,充電樁807個。
電機及電控方面的專家告訴記者,城市公交大巴、公園游覽車、城市垃圾處理車等固定線路的車輛充電方式一般采用白天高壓快充,晚上慢充。出租車則適合低壓換電充電站。未來,全國多個大中城市推廣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將迅速帶動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配套行業的市場。
按一條公交線路建2個充電站,每個城市平均建20條純電動公交線路,全國40個大中城市的容量計算,預計未來3年全國新增高壓快充充電站將超過1500個。按每個城市需配備100個左右的低壓換電充電站計算,預計需要增加4000-5000個站點。以私家車為主的交流充電樁,預計未來3年新增數量在40萬個左右。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備未來3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0億元。
另據賽迪經智研究報告分析,2013年新能源車充電市場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復蘇,從2014年開始規模增速平穩。在充電站市場建設中,未來主要的建造商仍然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上海普天(600680,股吧)等城市充電站網絡規劃與配套建設企業。預計到2013-2017年間,國內充換電站新建數量將逐年翻倍增長。
記者至截稿時獲悉,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將于8月20-22日在上海舉行,屆時會上將有部委專家介紹國家對充電及電池領域的最新政策動向,并探討該行業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成果。
充電市場迎來高速增長已經順理成章。
原文鏈接://www.cnstock.com/v_industry/sid_rdjj/zt_xnyqczt/xnyzttt/201307/2663733.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