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1:19:16
文:楊可瞻 蓬勃
圣經上說,自從人(ren)類始祖夏娃被撒旦引誘墮落那刻起,就為人(ren)類埋下了貪婪的種子。
無論是1929~1933年的大蕭(xiao)(xiao)條(tiao),還(huan)是郁(yu)金香(xiang)泡沫(mo)或者(zhe)南(nan)海(hai)泡沫(mo),一切(qie)皆源于貪(tan)婪。貪(tan)婪至極,意味(wei)著繁榮見頂;恐懼即到,意味(wei)著蕭(xiao)(xiao)條(tiao)已(yi)盡。
非理性繁榮
抓住人類貪得無厭的(de)弱點(dian),撒(sa)旦對(dui)人類的(de)誘惑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美國的(de)1920年代(dai)是一個(ge)繁榮的(de)時代(dai),消(xiao)費需求盛極一時。
財富(fu)和(he)(he)機(ji)會(hui)向剛在第一次世界大(da)(da)戰中取(qu)得勝利的美國(guo)人敞開了華麗的大(da)(da)門。整個美國(guo)社(she)會(hui)對新技術和(he)(he)新生活方式趨之若(ruo)鶩,“炫耀性消費”成為時代潮流。
繁榮(rong)背后卻處(chu)處(chu)隱藏(zang)著危機:收(shou)入(ru)不平等現象(xiang)愈發(fa)嚴重(zhong),股市和房地產出現雙重(zhong)泡沫(mo)。所有(you)的(de)繁榮(rong)假象(xiang)在1929年(nian)10月24日被(bei)股市無情(qing)揭露了(le)。這一(yi)天被(bei)稱作為美國股市的(de)“黑色星(xing)期(qi)四”,美國金融界崩潰了(le),股票(piao)(piao)一(yi)夜之間(jian)從頂峰跌(die)入(ru)深淵,價格下跌(die)之快連股票(piao)(piao)行情(qing)自動顯示器都(dou)跟不上。
災難降臨
從1929年10月24日到(dao)11月13日短(duan)短(duan)的(de)兩(liang)個星期內,共(gong)有300億(yi)美(mei)元的(de)財富(fu)消(xiao)失,相當(dang)于美(mei)國在第(di)一次(ci)世界大戰中的(de)總(zong)開(kai)支。然(ran)而,美(mei)國股票(piao)市場的(de)崩潰不過是(shi)一場災(zai)難深(shen)重的(de)經濟危(wei)機爆發的(de)開(kai)端。
當時紐約(yue)流行一首兒歌(ge):“梅(mei)隆拉響(xiang)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xin)號,美國往地獄(yu)里沖!”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mie)性(xing)的災(zai)難之(zhi)中,可(ke)怕的連鎖反應(ying)很快(kuai)發生(sheng):瘋狂(kuang)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ye)、貧困來臨、有組織(zhi)的抵抗、內(nei)戰邊緣。
農業資(zi)本家和(he)大農場(chang)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he)玉米代替煤炭(tan)做燃料,將牛奶倒(dao)進密西西比河,使這(zhe)條河變成 “銀河”(MilkyWay)。股票市場(chang)的大崩潰導(dao)致了持續四年的大蕭(xiao)條,這(zhe)次經濟危機很快從美國蔓(man)延到其(qi)他(ta)工業國家。
對千百萬人而言,吃(chi)、穿、住成了問題。各國為(wei)維(wei)護(hu)本國利益,加強了貿易保(bao)護(hu),進一步加劇世界經濟的惡化。
大蕭條也造(zao)成(cheng)了(le)(le)(le)嚴重的(de)社會問題(ti)。期間約有200萬~400萬中學(xue)(xue)生(sheng)中途輟(chuo)學(xue)(xue);許多人(ren)(ren)忍受不了(le)(le)(le)生(sheng)理和心理的(de)痛(tong)苦而自殺(sha);社會治安(an)日益(yi)惡化。其中最重要的(de)問題(ti)是(shi)失(shi)業(ye)。在美國,失(shi)業(ye)人(ren)(ren)口(kou)(kou)總數達(da)到了(le)(le)(le)830萬,在美國各城市,排隊領(ling)救(jiu)濟(ji)食(shi)品的(de)窮(qiong)人(ren)(ren)長達(da)幾個街區。在英國,失(shi)業(ye)人(ren)(ren)口(kou)(kou)達(da)到了(le)(le)(le)500萬~700萬。
1932年(nian)(nian)是最黑(hei)暗的一年(nian)(nian)。當年(nian)(nian)10月(yue),美國公(gong)立學校的小(xiao)學生有50%營(ying)養(yang)不(bu)(bu)良(liang)。在俄(e)亥(hai)俄(e)、西弗吉尼(ni)亞、伊利諾伊、肯塔基和賓夕(xi)法尼(ni)亞各州的礦區,營(ying)養(yang)不(bu)(bu)良(liang)的兒(er)童有時(shi)達總數(shu)90%以上。1932年(nian)(nian)9月(yue),至少有7500萬人(ren)(占(zhan)美國總人(ren)口的60%)衣食不(bu)(bu)周。

全球同受災
在危機期間(jian),整個(ge)資本主義世(shi)界(jie)失(shi)(shi)業(ye)的(de)(de)工(gong)(gong)(gong)人(ren)(ren)數(shu)量曾多達3000萬人(ren)(ren)以上(shang),加(jia)上(shang)半失(shi)(shi)業(ye)的(de)(de)工(gong)(gong)(gong)人(ren)(ren),總數(shu)高達4500萬左右。德(de)國的(de)(de)失(shi)(shi)業(ye)率最高,1933年接近45%;美國的(de)(de)失(shi)(shi)業(ye)率為(wei)30%以上(shang)。而(er)在工(gong)(gong)(gong)業(ye)、建筑業(ye)和(he)(he)運輸業(ye)中(zhong),失(shi)(shi)業(ye)率更高達45%~48%。大(da)量企業(ye)倒閉和(he)(he)大(da)量工(gong)(gong)(gong)人(ren)(ren)失(shi)(shi)業(ye),使在業(ye)工(gong)(gong)(gong)人(ren)(ren)的(de)(de)工(gong)(gong)(gong)資水平大(da)大(da)降低了。危機期間(jian),德(de)國工(gong)(gong)(gong)人(ren)(ren)的(de)(de)實(shi)際工(gong)(gong)(gong)資水平下降了26%,美國工(gong)(gong)(gong)人(ren)(ren)的(de)(de)實(shi)際工(gong)(gong)(gong)資則倒退到1900年的(de)(de)水平。
相比(bi)1929年(nian),1933年(nian)美國的工業生產下(xia)(xia)降(jiang)(jiang)最多,達46.2%;其次(ci)為(wei)德國和法國,分別(bie)為(wei)40.6%和28.4%;英國下(xia)(xia)降(jiang)(jiang)16.5%;僅日本降(jiang)(jiang)幅較(jiao)小,但也(ye)達到8.4%。
生產(chan)的(de)猛烈下降,使資本主義國家的(de)工(gong)業生產(chan)跌(die)回到(dao)20世紀初(chu)期的(de)水(shui)平。
在危機最嚴重(zhong)的(de)1932年,各國(guo)(guo)的(de)工業生產都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de)1913年,德國(guo)(guo)減(jian)少(shao)了(le)48.2%,英國(guo)(guo)減(jian)少(shao)了(le)29.3%,美國(guo)(guo)和法國(guo)(guo)分別減(jian)少(shao)了(le)18.8%和8.0%,個別重(zhong)要的(de)工業部門倒(dao)退的(de)幅度更大。
危機期間,主要資本(ben)主義國家(jia)的物價下(xia)跌了1/3左右(you)。
較之1929年,1933年各國(guo)物價(jia)下跌的(de)幅(fu)度(du)分(fen)別為:英國(guo)31%,美(mei)國(guo)和德(de)國(guo)33%,法(fa)(fa)國(guo)36%。股票市場下跌的(de)幅(fu)度(du)更甚,以危機(ji)最嚴重的(de)1932年為例,相比1929年,美(mei)國(guo)下跌了77%,英國(guo)下跌了40%,法(fa)(fa)國(guo)和德(de)國(guo)分(fen)別下跌了53%和60%。物價(jia)和股價(jia)的(de)空前狂跌,集中(zhong)地(di)反映了生產過剩的(de)嚴重程度(du)。
作者均為海外研究(jiu)室研究(jiu)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de)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