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3-02 18:57:34
委員和專家普遍認為,目前調控措施從短中期來看是合適的,但也要考慮更長效、更完善的根本性措施,而不是過多依賴行政手段進行調控。
個人售房嚴格執行差價按20%繳個稅、限購城市將覆蓋全區域全部房型、大力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中國政府在兩會召開前再次出重拳調控樓市。
距離升級版樓市調控政策“新國五條”出臺剛剛10天,國務院于1日晚就頒布了其落實細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此間接受采訪的前來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相較于“新國五條”,細則的相關規定更加嚴格、亮點很多、操作性也更強,彰顯了政府調控樓市的決心。
“對于當前已經開始‘抬頭’的房地產市場無疑是一劑‘猛藥’,其最終目的依然是對投資、投機者獲利進行控制。”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泓銘說。
他認為,雖然是細則,但很多方面具有新意而且更加嚴格。比如提出房產稅加快擴大試點,提高商品房預售門檻等,“都是直指要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英敏認為,細則中“大力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到‘十二五’期末,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原則上要實現聯網”的規定“非常及時和到位”。
“沒有房產信息的詳細登記和對社會的全面公開,所謂限購和二套房政策都會落入空談,‘房姐’、‘房叔’、‘房祖宗’的現象也不會得到根本遏止。”她說,因此,房產信息登記是一個涉及各個部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的系統工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