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圳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明年元旦起提高至13%

每經網 2012-11-29 06:22:31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從明年元旦起,深圳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現行的10%提高至13%。11月27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深圳經濟特區養老保險條例》修訂案已獲市人大三審審議通過。

此前,深圳特區的養老金政策也很特別,在全國都是20%左右單位繳納比例的情況下,深圳只有10%。但這種過低的繳費比例,在養老賬戶向省外轉移時,已明顯暴露出不公(全國規定轉移時要劃轉12%)。

不過,上調單位繳費比例,對企業而言,則意味著用工成本的上升。

企業繳費上漲30% 個人繳費不變

目前,深圳市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員工工資總額的18%,其中單位繳10%,員工繳8%。個人繳納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部分進入共濟賬戶。但是,深圳市養老保險單位的繳費比例為10%,遠低于廣東省18%和全國20%的平均水平。

但是,從明年元旦起,深圳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現行的10%提高至13%,相當于企業養老金繳費比例上漲30%,但個人繳費比例依舊維持8%的水平不變。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庹國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市應該提高企業養老金的繳費比例,它比全國平均比例低了一半。”

在我國各地不斷預警老齡化社會問題時,深圳更顯得“一枝獨秀”,由于改革開放至今才三十三年,大量外來人口使深圳依舊保持了青春活力,多年來,并不存在養老困惑,社會養老金一直處于結余狀態。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深圳市基本養老保險突破790萬人大關,達到790.33萬人,環比凈增加6.49萬人,增長0.8%;同比凈增加36.46萬人,增長4.8%。

庹國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養老基金在有些地方是有缺口的,深圳是有剩余的。整個深圳市人口比較年輕,吃養老金的人少,開始階段讓大家交的養老金比例比較低,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采取一種特殊的政策。”

多重因素迫使養老金繳費比例上揚

跨省轉移參保人員的養老金,深圳市一直在“吃虧”運轉。

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同時,深圳市除支付轉入地12%的單位繳費比例外,還需按繳費0.9%的比例向廣東省上繳調劑金,整個繳費比例高出轉移人員所獲得單位繳費比例的2.9%,高出部分將只能由其他參保人繳費予以補貼。

“跨省轉移存在差額是深圳市提高繳費比例的一個動力,不能做賠本買賣。”庹國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另外,深圳市屬于流動人口較大地區,近年來,由于受國際經濟不景氣影響和各地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政策的影響,深圳市的流動人口數量出現減少,對于養老金的總體繳費人數也不可避免產生負面影響。

深圳市統計局曾披露,2011年非戶籍人口778.85萬人,負增長0.93%。這是深圳1979年建市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同時,深圳人口結構出現變化,整體人口增長率僅0.9%,遠低于近10年3.98%的人口增長平均值。

庹國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特別是深圳市勞動力緊張,招工困難,經濟狀況不太好,好多企業生存較艱難,對深圳整個經濟影響比較大,去的人少了,現在交的錢也少了。”

同時,庹國柱也提到:“經過三十多年,深圳市領取養老金的人逐漸多起來了,也在面臨老齡化的壓力,比別的地方來得晚,但是也必須得面臨這個問題。根據‘先收現付’原則,這個收費比例肯定是隨著進入養老階段人口的增多,也是會增加的。”

企業面臨更大經營壓力

深圳曾經是中小企業的樂土,無數的夢想在這里騰飛,但是近年來,隨著出口減量和融資難等壓力加大的影響,深圳市的中小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利潤空間在繼續壓縮。

今年11月,深圳銀監局發布中小企業三季度運營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小企業銷售收入指數和進出口規模,分別較二季度略降、微降1.33和8.23%,三季度樣本企業的盈利指標較一季度下降1.93%,較二季度上升1.1%;20個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16.1%。

深圳中蘋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吳迪經常接觸深圳市的中小企業,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深圳的中小企業今年都不好做,訂單越來越少,三角債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小。”

此次深圳市提高企業的養老金繳費比例對于企業的用工成本會產生影響,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呂學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讓企業多繳納員工養老金,對企業肯定是有影響。”

為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打政策“擦邊球”成為很多地方的通行手段。根據《2012社保基金審計報告》顯示,5個省本級、4個市本級和8個縣自定義政策降低社會保險繳費比例或繳費基數,少征保費517.34億元。

一位對深圳中小企業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所接觸過的深圳中小型企業80%都是按照1500元(非深圳戶籍員工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準)的基數來給員工繳納社會養老金。老板隨便讓員工多加一小時的班,所帶來的收益就不止這些,正常深圳的中小企業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的太少了,一般都工作10個小時以上,而且都沒有加班費,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但是,依靠逃避繳納或變相加班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呂學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提高至13%,相比較全國其他地方20%左右的繳費比例,深圳并不算高,如果對企業來說壓力太大,能不能夠政府在財政上多讓利,養老金缺的錢,政府是否可以從財政多拿錢,別讓企業來回出錢。”

責編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