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10-25 08:52:24
展望未來,證券業有望迎來更大的變局。證券時報記者日前獲悉,監管部門正考慮進一步放寬證券業準入門檻,鼓勵民營資本、外資等各類資本進入證券業參與競爭。其中,外資控股模式、民營資本主導模式或許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實現。
此外,監管部門人士在相關會議上還提出探索針對高管、員工的股權激勵制度。
溫州或設立全民資券商
溫州的金融改革或將切入證券業領域。日前,有監管部門人士在相關會議上透露,證券業將進一步對民營資本打開大門,準備在溫州設立一家百分百由民間資本參與設立的券商。
“這意味著監管思路正在改變,更多類型的資本進入證券業將推動市場進一步開放,有可能打破地方政府壟斷資源扶持下的券業發展格局。”相關券業研究人士表示。
目前,國內民營資本參與的券商包括德邦證券、國金證券(600109)、東莞證券等近十家券商,但由于公司治理、資本限制等因素影響,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以東莞證券為例,該公司就面臨著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之間難以協調的問題,這也使得該公司上市之路頗為不順。
探索高管股權激勵機制
上述監管部門人士還表示,未來將探索券商高管、內部員工通過有限合伙企業來持有券商股權等模式的股權激勵機制。
此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屆中國公司治理論壇上就曾表示,將研究制定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員工持股計劃。
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已開始采用管理層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等方式。據了解,境外的資產管理公司也大多采用員工持股制度或合伙人制度。例如,美國富達的股權結構中,員工持股占51%;中國第一家中美合資基金景順長城,其外方股東景順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股權約40%為員工持有。
“采取這種安排是因為資產管理公司靠人力賺錢,其核心員工的業績、能力、信用、客戶資源及由此形成的團隊、管理、文化,構成了所在機構的核心價值,并形成其業務模式、歷史和商譽,確保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國泰君安副總裁顧頡表示,“推行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層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并讓其在股權結構中居支配地位,是這些機構產生、形成、維系核心競爭力、建立信用的根本。”
在該理念指導下,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就建立了“準合伙人”制度,主要管理人員以及業務人員都通過模擬合伙制的機制將其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在一起。
“證券公司以往以凈資本為核心競爭力,但未來必須轉向專業人才,回到以人為核心的發展思路上。”上海某大型券商相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外資控股模式
除卻上述改革思路以外,證券業對外開放力度或許比業界想象的更大。上述監管部門人士提出,未來擬允許外資通過股權設置絕對控股中外合資券商。
而新修訂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規》,已將合資券商中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由此前的1/3提升至49%。
“監管部門人士的表態,意味著對于外資參股券商在股權比例和業務范圍方面將進一步放開,本土券商不能再坐井觀天,而是必須以國際化的視野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中。”某國有大型券商相關負責人說。
還有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人士的上述表態或將刺激本土券商盡快開展業務創新、建立起各自的競爭優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