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9-07 08:29:25
國內第一個融資租賃“外匯信貸資金池”已經在上海綜合保稅區設立,首期資金20億美元。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昨日(9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從上海綜合保稅區方面獲悉,綜保區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4家銀行共同設立的國內第一個融資租賃“外匯信貸資金池”已經在上海設立,首期資金20億美元,專為上海綜保區內的融資租賃業務提供貸款以及第三方專業配套服務。昨天,其第一筆貸款業務,由交通銀行獲得并簽訂貸款合同。
“今年上半年以來,新引進了8家境內外融資租賃母公司和50家SPV項目公司,新增累計注冊資本總額已逾32億元人民幣,形成了一個項目入駐的小高潮。”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如是指出。
融資租賃是發展最迅猛的新興服務產業之一,成為與信貸、證券并駕齊驅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具有融資效率高成本低、業務范圍廣、業務創新快的特點。在產業發展中,融資租賃業逐漸成為機場綜保區功能創新的亮點。
記者注意到,經過兩年發展,目前,上海綜保區運作的租賃資產包括35架民航客機、6架直升機、4艘遠洋船舶以及飛機發動機等大型設備,資產價值總額達25億美元,初步已形成了規模化、集聚化、多元化的發展態勢。
隨著業務模式不斷的創新突破及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一大批金融租賃公司、外商投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內資試點企業以及其他租賃公司在機場綜保區設立母公司或項目子公司,開展飛機、船舶、大型設備等項目租賃業務,這使得機場保稅區逐漸成為區域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和亮點之一。
據上海浦東機場綜保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機場綜保區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銀租賃、招銀租賃、國銀租賃、威利斯租賃等為代表的航空租賃板塊,以大新華船舶租賃、力合租賃為代表的航運租賃板塊,以天信租賃、凱琳圣租賃等為代表的設備租賃板塊。
集聚優勢的逐步凸顯,呈現出強大的生機活力。截止目前,機場綜保區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各項經濟指標顯著上升。
來自綜合保稅區的數據顯示:2012年1月至7月,機場綜保區進口額5.5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倍,出口額3.5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倍;實現海關稅收1.8億人民幣,是2011年全年的3倍;工商稅收7000萬人民幣,已超過2011年全年的水平。截至2012年8月底,機場綜保區已累計引進各類企業108家,累計內資注冊資本金25.04億元人民幣,外資注冊資本金2.12億美元。
除融資租賃產業外,機場綜保區目前已初步形成航空物流產業、航空服務貿易產業和高端商品貿易展示產業等重要功能板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